工堂
刘隽来到这个时代多年,深知在这个信息传播艰难、书籍昂贵的时代,造纸和印刷术,将会是改变文化与经济格局的利刃。
此刻刘隽将书院中的蔡邕卢植刘德然徐庶召集在书房。待四人人坐定,刘隽屏退左右,神色凝重且带着几分兴奋地说:
“我今日有一关乎天下的大事相商,如今我等欲图强,信息传播与知识普及极为关键。我知晓一种造纸之法,若能成功造出良纸,可比当下的竹简、绢帛方便廉价许多。”
蔡邕与卢植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讶与疑惑。徐庶挠挠头,说道:“主公,纸这东西,虽说见过,可都是稀罕玩意儿,咱真能造出更好更便宜的?”
刘隽笑着点头,详细地描述起造纸的流程:“先取桑树皮、麻头、破布等物,将其浸泡在石灰水中,使其腐烂。而后舂捣成浆,再用竹帘舀取纸浆,均匀捞出,沥干水分,晾晒成型。”
接下来,咱们还需要琢磨如何让这纸更细腻、更坚韧。在不断的试验改进中,纸张的质量只会越来越好,逐渐可以满足书写的需求。”
刘隽见众人神色激动,接着说道:“若是纸有了,可抄写书籍太过耗时费力。我还有一法,能快速复制书籍,名为印刷术。”
刘隽向他们解释,需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涂上墨汁,将纸张覆盖其上,轻轻施压,便能印出内容。
刘德然瞪大了眼睛:“这可真是神了。”
卢植也是激动地说:“主公,此二术若成,我大汉文化必将大兴,学子求学受教育更易,政令传播也能更迅速。”
刘隽点头,目光长远:“不仅如此,这纸张和印刷的书籍,还能成为重要的商品,与其他势力交易,换取我们所需的物资。”
众人皆是眼神炽热的盯着刘隽。
此事我决定设为机密,在准备建立的天书楼旁,划出一块地,建设造纸坊和印刷坊,招募工匠,扩大生产。
纸张和印刷书籍一经推出,必然受到了热烈欢迎,文人墨客们对纸张的喜爱溢于言表,再也不用受竹简的笨重和绢帛的昂贵之苦;
各地商人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纷纷前来洽谈合作,将纸张和书籍运往各地销售。
如此,随着造纸和印刷术的传播,邺都会逐渐成为文化与经济的繁荣之地,为他实现宏图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此事,刘隽决定亲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