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信息,杨锦荣敲了敲小d。
“帮我连接小沐每日行程路上所有的监控,并筛选信息,找出有犯罪嫌疑的人!”
作为系统出品的智能程序,小d的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哪怕没有借助实体电脑的算力,小d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给杨锦荣递出一份资料。
资料中有十几个人,其中又有五六个人做了特殊标记。
五六个被特殊标记出来的人中,就有陈招娣和马上要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李哥。
拿着这份数据,杨锦荣手指在身前有节奏的敲击,心中开始盘算。
由小d整理出来的数据做出的推断,虽然可信度很高,但也只是根据监控视频推断出的。
被重点标记出来的,也只是行为有异常的,不一定就是人贩子,还需要进行调查。
如果一般人拿着资料找警署警员,说要申请调查,说这些人中可能有犯罪团伙。
哪怕警署不追究资料哪里来的,也只会象征性的聊两句,了解情况后,将人送出警署。
毕竟无凭无据,就拿着几张照片说人家是嫌疑人,别说警署警员就是普通人都嗤之以鼻。
但是,那是一般情况。
杨锦荣是一般人吗?
作为警署官方合作伙伴,警署对于杨锦荣的重视不是一星半点。
安新拿到杨锦荣递过来的资料,目光在几个重点标注的人物上流动。
资料中,小d甚至贴心的给出这些人的怀疑原因。
安新一眼看去,就大致明白了,将资料给了身旁的小陆,让去和信息库里的信息做一下核查。
大数据时代下,只要警署想要调查,没有人能够逃脱!
但凡在大数据中有一点信息有问题,就会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
有警署在展开调查,就不需要杨锦荣自己费心费力去研究了
另一边负责踩点的李哥,此刻正从一家商店走出。
咬下一口冰淇淋,李哥打了个激灵,整个人都清爽起来。
八月的温度,已经不是热的一星半点了。
有时他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团伙排挤了,踩点任务真的不能交给其他人吗?
随后他被梅姐告知:你看看其他人的身体哪几个能撑过这温度下的踩点?
李哥骂骂咧咧的出去继续踩点:tmd,这年头身体好都要被压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