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珠嘴快,“继东哥,你那个杂货铺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继东失笑,“可不能这么算。我们铺货是要成本的。而且也不是我一个人开的店,好几个合伙。”
“大概是多少?”珠珠是个执拗的性子,不到黄河心不死。
继东还真没算过,“大概能分到三千多。”
别说珠珠,就连有才都张大嘴,三家店居然能分到三千多,平均一家店是一千,这利润也太高了吧?!
“会不会有人眼红?”张秀花担心起来。
“那倒不会。有人眼红也得有资格。”继东告诉他们,“我们的货都是光明正大从南方运来的。我包一铁皮的车。”
好几个城市都改革开放了,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以放射性的方向投向全国。首都在卖合情合理合法。谁也不能拿这方面说事!
张秀花松了口气。
一行人坐公交车到了地方,还真有点远。继东告诉他们,这是崇文区,他计划在每个区都开一家杂货铺。
这个地方是他看了好久的。旁边就是工厂,斜对面一个区域正包起来了。
继东告诉他们,“听说在建汽车站,如果建成,这边的人流量肯定很大。”
张秀花颔首,那确实!汽车站可是未来二十年使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民宅卖吗?”张秀花好奇问。
“不行,这里的民宅属于小产权,你就算买下来了,也不合规!”继东一早就问过了。为什么一定要买四合院呢。因为四合院是国家颁发的房产证,可以互相交易。小产权是乡镇政府颁发,不能随意转让。
张秀花以前也听过这种事,买的别人的宅子,后来赶上拆迁,原房主后悔了,去法院起诉,房子返还给原买家,鸡飞蛋打!
“我可以租!”继东在这边计算人流量,等工人下工后,穿着蓝衣服的工人呼啦啦全骑着自行车从厂门口出来。这场景相当壮观。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穿蓝衣服,也有人穿白色衬衫。
“上班时穿的是工作服,下了班,衣服颜色要鲜亮多了。”继东好似猜到几人所想,给他们解释。
张秀花恍然,她就说嘛,七十年代穿蓝衣服还很正常,现在可是改革开放了,南方好多新鲜的衣服涌入市场,首都人也爱俏!怎么可能不买呢。原来是工作服。
他站在这边原地观察好一阵,却没有找房东谈租金,而是直接带他们去吃烤鸭。
张秀花问他,“你不谈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