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新年过得很热闹,虽说没有去年那么喜悦,但好歹钱财回来一半,再加上分了地,大家干活的热情比以往增加不少。今年的年夜饭很是丰盛。

各家都做了好几道肉菜。不仅有炒鸡蛋,还杀了鸡,宰了鹅,早早就买了猪肉牛肉。做了好几样硬菜放着。就连饺子,也不是素馅,放了许多肉。

大家肚里有了油水,脸上笑容也比以往要多,白天就敢烧炕的人家也不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唠嗑。

王二婶早早就过来串门,“哎,你们听说了吗?张家三个丫头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秀花一点不意外。今年壮劳力回来得比较早,这三个丫头比他们晚了半个月才回来。

“回来就回来呗。这是她们的家,她们不回来,回哪?”王红花觉得王二婶说了句废话。

王二婶嗔了她一眼,“她们这次回来可不一般。是回来迁户口的。”

听到这话,王红花和张秀花齐齐瞪大眼睛,“啊!这怎么可能。”

鹏城现在户口管得有多严,听那些壮劳力就知道了。要知道他们办暂住证都花了两百,迁进去,那花费不是更多!

王二婶见她们不信,掰扯给她们听,“那个三丫头,叫生弟的,她在那边找了婆家。要把三姐妹的户口都迁走。”

“迁一个还说得通,迁三个?这怎么办到的?”张秀花是知道迁户口有多难。

王二婶也不清理这里面的门道,“反正她说要迁走。她爸妈担心女儿到了南方,就不给她们钱了,死活不同意。听说在家吵架,非要她们拿钱。”

“这跟卖身契有什么区别?!”张秀花嘴角露出嘲讽,“这要是给了钱,以后就真的断了。我就看他们会不会后悔。”

“他们那样的人怎么会后悔。养闺女就跟养猪仔似的,只想着养大了赚钱!不把女儿当人,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什么好下场。”王二婶生了杏花,她也是真心疼闺女。杏花结婚时,她光陪嫁就给了两千。要知道他们家当时全部存款只有五千。

这种不拿闺女当人的人家,她万分看不上眼。

王红花也是看不上,“他们家脑子都不正常。都是自己亲生的,就算偏心某一个,也别太过。他们可倒好,可着那一个宝贝蛋疼,把其他闺女都当牲口养。”

“我倒是觉得那小子才是真的养废了。”张秀花见过太多重男轻女的家庭,往往这种家庭的儿子会是最没出息的。因为他习惯向姐姐们索取,就不想自己努力。毕竟哪有耍无赖要钱来得快。

三人正说着话,珠珠从外面跑进来,额头全是汗,张秀花忙给她擦汗,“怎么热成这样。冷风一吹,一准得感冒。”

她拿了一块汗巾塞进她的后背。

珠珠任她折腾,然后告诉大伙,“外面有秧歌队呢。快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