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沉默听着,一声不吭。李兴家是文化人,这些农民在他面前,多少有点自卑。
听他有理有据分析这两家的情况,村民们也罕见没有露出同情之色。
李建国让他们别悲观,“这世上有孝心的孩子还是很多的,不孝的能要几个?”
大家就看着李建国。
“是!村长,你的几个孩子都很孝顺,每个都不忤逆你。还个个有出息。”
没出息的孩子就只能外出打工,养活自己都困难。就别指望他们赡养父母了。
李建国就笑道,“不是我教的好,是秀花教的好。我以前在外面工作,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家里的孩子都有秀花在管。”
村民们看着秀花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因为他们以前觉得秀花是后娘,对孩子肯定很一般。虽然没有传出打骂孩子的坏名声,但是大家将心比心,不是自己生的,怎么可能会当亲生真心对待?可看着有才、瑶瑶和珠珠都考上大学,他们就觉得这世上还是有好后妈的。只是他们没碰上罢了。
张秀花就劝大伙,“孩子大了,我们作为老人,可以给予意见,但不要干涉太多。让他们出去闯,有时候碰壁也不是坏事,至少他们成长了。学历有时候也不代表什么。你看二狗,高中没毕业,现在不照样是大老板,手下有几百人跟着他吃饭。成龙龙凤的孩子终归是少数,留在身边的孩子不一定不孝。咱们以平常心对待。”
村民们似是听进耳里,“是啊。让他们出去闯吧。咱们能力有限,也只能帮这么多了。”
“孩子大了,是该担起事!”
升学宴之后,李建信就开始琢磨着赚钱,四月中旬,他就和大哥李建民一块去山东收粮食,一直收到七月份,现在又得去南方。
也就是说他满打满算只有七月份可以休息,然后八月到十月底,这段时间他还得在外面忙活。
李建国都怕他把自己累趴下,“要是累就歇一歇,别把自己折腾生病了。”
李建信心中有数,“我没事!我现在精神着呢。”
他可能没时间回来,所以临走的时候,把两个儿子一块叫过去了。让他们一块学着开联合收割机。
他大哥嘴皮子不行,都是他去谈生意,所以两个儿子一块去,好歹能帮点忙。
李建国就很不理解,“他们九月要上学吧?”
“对!到时候我直接送他们去学校!”
李建信的两个儿子考的大学都在本省。回来时,刚好可以送去学校。也不需要带太多行李。九月十二开学,去了之后就军训,军训结束后,刚好赶上十一放假。到时候再把行李打包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