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不是冬天最冷的时候,
但是最近长安附近已经开始有流民聚集过来了,冯辰索性就把他们给招到这里来了,
只是后面陆续又有了流民到来,而且一天比一天多,
冯辰这里也用不了这么多的工人,也没有再招进来了。
“应对流民的办法,早就给了朝廷,他们应该也要开始行动起来了吧?”
冯辰看着这些工人,心中暗想。
上次冯辰提出特种部队之事,
后来被以年纪太小,给他驳回了,
冯辰当时只感觉自己有些心灰意冷,觉得这个时代不理解他,
不过还在冯辰自己开解自己,
小主,
调整了过来,但是内心冯辰还是有些小脾气的,所以直接告病不去上朝了,李二觉得拒绝冯辰提议,
冯辰这是在耍小脾气,直接同意了冯辰请求。
一时之间,朝中大臣们都感觉到冯辰和李二的疏远,一个不再来上朝,一个也不过问。
太极殿,房玄龄对李二拱手行礼,道“陛下,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在长安附近已有流民聚集,我们需要及早做应对。”
房玄龄的话音落下,李二看向民部尚书戴胄,道,
“戴爱卿,
现今国库还有多少银两?”
“禀告陛下,
前几日兵部有折子,北面边关将士的冬衣不够,需要补发冬衣,还有就是边关将士的军饷也到发放时间了,
现在国库里面之后这一次的军饷发放,
冬衣补发的费用都不够了。”
戴胄的话音落下,大殿里一下安静了下来,
大唐常年国库空虚,他们早就习惯了,
但是这次连给士兵的冬衣都没有,
这还是首次,而且流民的问题也是迫在眉睫,
都是急需解决的。
李二揉了揉脑袋,一脸不舍的道,
“我内帑还就六十万的银子,先拿去应急吧。”
戴胄躬身,道,
“谢陛下,可是六十万的话,除去士兵冬衣的补发之后,应该也剩不了多少了,
流民问题...”
李二看向房玄龄,问道,
“流民问题需要多少?”
房玄龄看向工部尚书段纶,道,
“段尚书,
若是按照往常流民的人数,他们去到工地修渠架桥之类的,
花费大致需要多少?”
段纶听到问话,连忙道“自从知道冯县伯关于流民的策论之后,
我就自己提前有计算过,按照往年流民的数量来计算的话,
若全部都去架桥修路等,
至少需要百万两的银子才够。”
百万两的银子,这个数目把李二给干沉没了,
他在冯辰那里得来的银子,一直都没舍得花,
都全部拿了出来,现在听到还要花费这么多,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房玄龄这个时候也傻眼了,他一直都觉得冯辰关于流民的建议很好,
但是现在才知道这是需要花钱的啊!
长孙无忌现在对冯辰很是感激,
无他,
就是因为食盐让他这两个月的分红把欠冯辰的钱给提前还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站出来,说道
“陛下,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李二猛地抬头,欣喜的问道,
“辅机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大唐盐业股份有限公司,
陛下你忘了?”
李二听到长孙无忌的提醒,看向戴胄,问道,
“戴爱卿,
朝廷这个月在盐业公司的分红呢?”
“回陛下,
因为边关军饷臣不敢拖欠,在两日前,臣就去与冯县伯商议,提前把这月的分红给拿了过来。”
李二听完,感到一阵无语,这戴胄都给提前预支了,下次分红就得等到下个月底了,而现在流民已经来到长安,等不起啊!
李二再次看向长孙无忌,希望自己这位大舅哥,可以再想到其他来钱的办法。
长孙无忌此刻也没有了办法,见到李二看过来,只能硬着头皮,道,
“陛下,
要不让冯县伯过来,他说不定有主意。”
李二听后,看向房玄龄。
“陛下,
冯县伯足智多谋,或许他有办法。”
李二又看向杜如晦。
“陛下,
可以叫冯县伯来问问他。”
良久,
李二道,
“叫辰小子来,这小子已经两个月没来上朝了,
也该歇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