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不顾,让人赶紧备马车,赶往徐家。
可想而知,徐家有长乐郡主坐镇,怎么可能有人敢给黎氏开门。
无奈,黎氏又去京兆府尹去报官,只是衙役们一听是徐家的事情。
便一个两个借口有事,溜到后堂,无论黎氏怎么着急,就是不出来。
他们可没有胆子,管到一个朝廷命官的后院,还有长乐郡主坐镇。
黎氏等了几盏茶的功夫,怎么催都没有人出来,只能又带着人去陈国公府。
周华淑,正在修剪花枝的手一顿,遂尔起身再次问道:“你说,我母亲带着人,等在国公府门口?”
“是,世子妃,门房小厮就是这样说的,还说,伯爵夫人很着急,像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想要找世子妃商量,小厮不敢耽误,便回了国公夫人之后,赶紧进来传话了。”小丫鬟懵懵懂懂,担心给世子妃遗漏了什么,又把自己听到的说了一遍。
周华淑无奈,只能将人请了进来。
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母亲年岁大了,做事也不是很妥帖。
只是如若她不出门相见,估计明日这京城大街小巷都是她不孝顺亲生父母的消息。
想见是一回事,听到黎氏荒唐的言论,她宁愿不见。
“母亲,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徐家怎么是女儿想要进,就能进的,更何况我与母亲说过三妹妹的事情,我不会再帮忙,以后的路,怎么走,都是她自己的事,女儿劝 母亲也不要过问的好,徐家也不是咱们东昌伯爵府可以置喙的。”周华淑原以为弟弟娶了世子妃之后,母亲能收收心。
注意力在弟弟的子嗣上,表妹也能劝诫一些,哪里知道母亲又从哪里听到无稽之谈。
即使 是真的,出嫁从夫,她们作为娘家人,也不应该风吹草动,就去徐家讨要说法。
单说周韵淑,也不是那种任人欺负的性格。
更何况,这条路,不正是她自己选的吗,与旁人又何干?
东昌伯爵府,谁都对不起,唯独周韵淑,得到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