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九年八月,烈日的余晖渐渐褪去,燥热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凝重的气息。在魏国大梁那座巍峨的宫殿之中,一场决定着六国命运走向的重要会议即将拉开帷幕。
赵国的公子赵嘉与权臣郭开并肩走来,赵佾神色略显焦虑,他深知赵国如今外有强秦虎视眈眈,内有权力纷争暗流涌动,赵国的局势可谓是危如累卵。郭开则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表面上对赵国忠心耿耿,实则心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盘算着如何在这场合纵大计中谋取更多的私利。
燕国的太子丹和太傅鞠武随后踏入宫殿。太子丹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与果敢。他自幼在秦国为质,受尽了屈辱与磨难,对秦国的残暴和野心有着切肤之痛。因而策划了两次刺杀,但都失败了。此次前来,他带着燕国的期望,决心要在这合纵之事上有所作为。鞠武则是一位沉稳睿智的老者,他深知燕国国力弱小,唯有联合其他五国,才能与强大的秦国相抗衡。
楚国的太子熊犹和大将军项燕也一同现身。熊犹气质儒雅,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忧虑。楚国作为曾经的大国,如今却在秦国的不断打压下逐渐衰落,他深知楚国需要一场变革,更需要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才能重振楚国的雄风。项燕则是楚国的中流砥柱,他身经百战,武艺高强,为秦国的制造楚国内乱讨回一个公道。
齐王健之弟田假和齐国丞相后胜最后步入宫殿。田假神情傲慢,他仗着自己齐王弟弟的身份,对其他国家的人多少有些轻视。后胜则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他善于在各国之间周旋,寻求齐国的最大利益。在他看来,合纵之事既不能得罪秦国,又要为齐国谋取更多的好处。
众人纷纷落座,宫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起来。太子丹率先起身,他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今日,丹邀请各位前来,实是为了商讨一件关乎我六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如何共同伐秦!”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神色一凛,纷纷将目光投向太子丹。太子丹接着说道:“自秦昭襄王嬴稷起,秦国便成了这世间人人畏惧的虎狼之国。嬴稷任用白起,四处征战,长平一战,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那是何等的残暴不仁!而后,秦国的野心愈发膨胀,到了如今秦王嬴政手中,其兵锋更是盛极一时。秦国的军队如狼似虎,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我等六国再不联合起来,以一国之力,又如何能招架得住秦国那如洪水猛兽般的攻势?”
众人听了太子丹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太子丹继续说道:“诸位都还记得韩国的惨状吧。秦国攻下韩国之后,将韩国的王族屠戮殆尽,一个不留。曾经繁华的韩国都城,如今已是一片废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秦国的残暴,令人发指!”
殿内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愤怒和悲痛的神情。郭开皱着眉头,叹息道:“秦国如此凶狠,若不除之,我赵国也迟早会步韩国的后尘啊。”
太子丹眼神中闪过一丝怒火,接着说道:“更可恨的是,秦国派遣徐福那贼子,带着所谓的琉璃来我等各国招摇撞骗。那琉璃不过是些华而不实之物,却被秦国吹嘘得神乎其神。而我等各国竟有不少人被其迷惑,用大量的钱粮去换取那些琉璃。如此一来,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从我们手中骗取了巨额的财富。而我们国内,因为大量钱粮外流,生民涂炭,民不聊生。去年,燕国和赵国更是遭遇了大旱,田间颗粒无收,遍地都是灾民。而秦国呢,却用从我们手中骗取的钱粮去救济各国流民入秦,其用心何其险恶!这分明是在削弱我们的国力,壮大他们自己啊!”
听到这里,楚国太子熊犹猛地站起身来,满脸怒气地说道:“太子丹所言极是,那徐福那厮更是可恶至极。他到我楚国之后,蛊惑我楚王室、屈、景、昭三族与大将军项燕兵戈相向。一时间,楚国国内大乱,死伤无数。多少忠良之士死在了这场内乱之中,楚国的国力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这都是秦国的阴谋,是他们在背后捣鬼,想要将我楚国彻底击垮!”
项燕也站起身来,紧握双拳,大声说道:“熊犹太子所言句句属实。秦国如此阴险狡诈,我项燕誓与秦国势不两立!只要我楚国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向秦国屈服!”
后胜轻咳了两声,缓缓说道:“前两年,我齐国儒家与阴阳家发生矛盾,当时我就觉得此事颇为蹊跷。如今听了诸位所言,细细想来,说不得这也是秦国的阴谋诡计。秦国为了削弱我齐国的国力,故意在我齐国挑起事端,让我们内部自相残杀。其心可诛啊!”
众人听了后胜的话,都陷入了沉思。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魏王假缓缓站起身来,面露忧色地说道:“去年,嬴政那小儿还威胁孤,让孤出兵攻楚。孤若不从,秦国便要举兵伐魏。魏国如今国力弱小,根本无力与秦国抗衡,无奈之下,孤只好答应了他。如今想来,这也是秦国的奸计,他是想让我魏国与楚国相互消耗,从而坐收渔翁之利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