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节 中师第二学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段时间,五明痛苦极了,深感人生渺茫,痛苦时时扑打着五明的心。五明金色的人生年华,称为之“黄金年代”的阶段,难道就只能在空悲切中度过吗?难道就必须经过这个过程才能是一个合格的人吗?五明常常想,这样对我们这一代有什么好处呢?它既没有增长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反而给广大别人增加了负担,又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痛苦,五明想问苍天,然而得到的是满天的繁星。红红的太阳。话又说回来,五明非常感激两年的磨难,要不是因为它。给五明带来的创伤,影响了五明的性格,生活习惯和对人的看法,它使五明变得顽强坚毅。使五明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抵御凛冽的寒风,昂然挺立,不至于畏缩退却。

在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矛盾的主次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互相转化,原来是主要的方面,可以转化为次要方面,原来次要方面可能转化为主要方面,到今天这种转化它很显着了,五明时时刻刻注视着它的转化。认为是一种可喜的事,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把主要目标放在建设“四个现代化”上面。这伟大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批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一个中师生理所应当,应不断地学习本领,在“四个现代化”建设急需人才之际,挺身而出,施展自己平生的本领,像诗人李商隐说的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五明有了目的,总觉得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教我自新,有人这样讲,“伟大的经历是为远大的理想而产生”,五明虽然没有像辛弃疾那样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报负。也没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迈气慨,但是五明总觉得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肉类,粮食方面的丰足。好像时间老人在提问,你对飞驰的局面作何感想呢?照这样延续下去,你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还必须从一做起,从我做起,五明深知,自己掌握的知识还十分贫乏的。知识的宝库里珍珠翡翠还应有尽有,五明没有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地方,学然后知不足,越学越感不足,因此,五明总是以极大的兴趣。吮吸着一切知识,如饥似渴地想多学一些知识,为的是将来出社会成为一个不拉时代后腿的人。这就是五明的理想,这个理想并非容易实现,还需要五明进一步努力,甚至可以说是奋斗。为此。特将五明一天的学习计划列为下面几点

第一,起床长跑一公里。

第二,早自习集中背诵课文的文宣的课文。

第三,上课听讲完成各科作业。

第四,中午尽量坚持学习。

第五,晚自习充分利用起来系统地温习课程

第六,尽量阅读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书籍。

五明决定每天坚持这样做,持之以恒。这可以说是从头做起,从我做起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吧。正是:

瀚海点滴汇,

银河颗颗成。

渊博源于一,

智慧加勤奋,

浇开事业花,

结出丰硕果。

觅吾有几绩?

唯戒满与骄,

踏着知海走,

从我做不休,

长江波涛涌,

奔流到海头。

五明觉得 ,一个人看准了一条路,就应该毫不犹豫地走下去,徘徊、彷徨的心理,瞻前顾后的心态,是不能实现抱负而有成就的。研究文学的人,从历史的角度看,都是不得志的,迁客骚人的笔下,记录下了多少牢骚满腹、怀才不遇而又可歌可泣的史实,唯有那些窥探权贵、游刃有余的人才得志,从一个人生活是为了吃穿来看,这是对的,从一个人想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来看,这是极荒唐的。五明应该从中吸取两方面,综合起来利而用之。选择自己的对象、志向等问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该深思熟虑,它关系到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爱好什么、主观的目标是什么等等。一个人的志向,应该同今后的应用、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听、学的东西与现实毫无关系,那就像两个道上跑的野马,越学离现实就越远,这样必然事倍功半,费力而不出成就,五明不应该让时光白白地溜走,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知识是一个人的骄傲,也是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的本钱,五明要养成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学社会急需的东西,这是需要毅力的,学吧,未来在等待着我们。成功是属于有志者。一个人应该勤于写作,增强说话能力,做到有风趣,使人百听不厌,应该讨人喜欢,不应该讨人厌恶,还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失去了威信的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不要做一个别人认为你是知道的太多的人,大忌嘴上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受人利用是可悲的,因为被人利用后,他将一无所获。人心难测,当他达到利用你的目的后,便翻脸蹬脚,百般刁难你。走大众化的道路。凡事多疑,凡行多思。

第二学年,经过紧张的复习和考试,五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考试结束后,学校就放暑假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回泸县德龙铺学校家的路上,五明写了以下文字,

驱车行驶泸隆路,

绿黄世界映眼中。

沿途农民在劳作,

打谷插秧忙收种。

农人田间挥汗雨,

喜看今年大丰收。

坐于车上心亦乐。

忽看前面是厂房,

浓浓蒸汽烟囱冒,

货车出没库房中,

合格产品运八方,

车间门挂奖惩牌

工人师傅干活忙。

但愿工农齐飞跃,

促进经济大发展,

一直飞到两千年!

放了暑假,不等于就可以放松学习了,古人说得好,学不可已以,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条件允许,就要学习,青年错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则是一事无成的,管它什么大学,管它什么高贵,大胆地学吧,胜利一定属于勤劳勇敢的人们。为此,五明制定了学习计划:早上,学外语。上午:学化学。下午:学物理。晚上:综合学习。

五明在假期里体会到,珍贵的东西,没有失去时,觉得很平常,只有当失去了它,彻底的失去了它,才能体验到它的价值,才深深地为之惋惜。一个人把精神痛苦埋在心里,只有促使他衰老。人生的意义,人是动物中的高级产物,他必须遵从动物的发展规律。首先必须维持生存,要生存就得千方百计寻找食物来源。这就意味着自私。人心,经过古今中外大量铁的事实证明,是不能满足的。吃的好了,就要想穿好,吃穿好了,就要想淫欲,当了一个小官,就要想当大官。难道这不是自私自利吗?人都有共同的本质属性,但从特殊性上来看,又是各不相同的。在表现形式上,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有些人搞得满城名声。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实是另一种自私的表现。任何一个自私的人,都将是没有出息的。吃得亏,打得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不要做义务性强的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打击可恨的敌人。一个人应该不畏人们的嘲笑,做出一切事情来让他们感到惊讶,出于他们的意料之外

五明觉得,一个人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在于平时你的为人处事和生活的习惯上,因此平时就应当十分注意,到关键时候才有人尊敬你、支持你。要敢干,对错误的东西,对有意打击报复的人,要作生死的斗争,不要怕赔老本。有个十分令人痛心的例子,他是一个工作三十年的老教师,平时只是埋头工作,对待学生掉以轻心,任其放任,没有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结果是在关键的选择领导班子中,虽然他有百分之百的条件,但就是丧失了威信,落选了,这个教训应该吸取。

当五明看了一本书,或者是一个作品后,书中的主人翁、情节,就会像银幕似的浮现在脑海里。如果我们要写点东西,五明就要回忆一下所看的书的句子,情节,就像过电影一样,它能使我们写出的文章、情节更加生动。因此要增强写作能力就要多看书,要博览群书。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

游泸州龙马潭,放了暑假,五明和德龙铺初中的同学元林去泸州龙马潭游览。龙马潭离德龙铺有10里路左右,就在德龙铺去往泸州的中途,是龙溪河上的一个小岛,五明和元林同学坐到泸州的公交车在一个叫“草店子”的地方下车,然后往山下走一段小路,到了,“五明快来看”!元林指着山下说。我们站在小山上,俯瞰龙马潭,心都醉了。一潭秀水环抱着一个翠竹绿树掩映的小岛。山水相映,山水一色。小岛上,飞檐、斗拱、琉璃瓦,玲珑小亭在树林中忽隐忽现,点点缀着小岛,把小岛装点得妙趣横生,溪河里一只只画舫荡着涟漪,向四周荡漾开去,真是:

山围潭水水围山,

翠竹荫中一画船。

不用描画也是画,

无需写诗也是诗。

五明和元林随着熙熙攘攘的游人,渡船过河。上了小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清朝诗人黄云鹄为龙马潭题的诗。

“龙马归何处,

仙人未可寻。

唯余潭下水,

终古照丹心。”

相传,这里曾是龙马栖身的地方,因此而得名,龙马,你现在究竟在哪里呢?

啊!龙马潭你曾经吸引了多少骚人墨客为你赋诗作画,有多少慕名而来的宾客到此一游!

抬眼望去,红墙绿瓦,古色古香的望江楼横在我们的面前。圆门上方“龙马潭”三个字,是龙飞凤舞的草书,显得格外的夺目,楼顶上雕塑着活灵活现的二龙戏珠,更增添了龙的韵味,穿过楼门。一幅绝妙的。游牧图展现在眼前,使人目不暇接。

假山前。一群婀娜的少女正在拍照留影,假山点缀更加更增加了他们的妩媚的风采。

草坪上,游人少则二、三,多则八、九团团坐着。男女老幼。伛偻提膝,服装各异,色彩斑斓,佳肴良菽,然而前陈,觥筹交错,宴酣之乐。起坐喧哗,众宾欢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舞池里在录音机送出的圆舞曲中,一对对小伙姑娘起舞翩翩,跳起了迪斯科。

旱冰场上,溜冰健儿像飞燕,穿梭往来,发出了哗哗的声音。

这穿梭声、乐曲声,喧哗声互相交织在一起,使小岛沉浸在欢乐起伏的浪潮中。

不知是哪根神经萌动,五明忽然想起三明哥哥曾经讲到的龙马潭特有的景致——摇竹现鱼,顿时游兴倍增,我们拨竹取道,龙溪河水尤清冽,五明和元林伸手摇曳着垂向溪水的竹子。竹叶纷纷扬扬飘落在溪水上,奇迹出现了,清清的溪水中,小鱼游浮浮上来了,它们用小嘴顶着竹叶,一条,两条三条,水面上颤动着无数个小小的水涡。小鱼轻快地游荡着,好像分享走我们的快乐。

啊,摇竹现鱼,名不虚传,果然如此,五明信服了。

尽情地游吧,尽情地享受吧,龙马潭有无限的乐趣。

在岛上的餐厅吃了午饭后,五明和元林又租了一个小船,摇着桨绕着小岛行驶了一周,清澈见底的溪水洗涤我们,把五明的五脏六腑都荡涤得干干净净,真乃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喜气洋洋,五明陶醉了。

此时虽是初秋,但这里仍是一片翠绿。山清水秀,飞檐斗拱。五明脱口而出,啊!龙马潭,你正在散发着春的气息。

游完龙马潭后,五明和元林就回家了。

综合在泸县师范学习、生活两年来的大概情况,五明感觉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的,就在入学不久,一连串的事情向五明袭来,为什么班主任老师对同学的看法有偏见,为什么可以无中生有地评价一个老实而幼稚的学生,在一个选班干会上竟然可以说一个坏,而另一个特别优秀,这大概是当时的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原故吧?因为班主任评价的学生,是一个家庭条件在他的眼中看来很差的。为什么这样到现在都是一个谜,为什么他老是对这个学生有看法,什么原因呢?

值得五明学习的是,八一级四班班上的一个乐观派,他叫朝平,这个人性格开朗,直爽,不怕祸事,同学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