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曹董因为在汉河缺乏根基特别希望得到总经理的理解和支持,然而老朱做为创始人的光环始终影响着企业。
主要干部凡事都会先看朱总眼色,曹董却希望大家更多考虑股东利益。这是所谓站位不同、角度不同,思考和决定也不相同的结果。
但陈元庆做为新人同样在汉河没有根基,他也需要董事长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更能听取曹董意见并迅速吸收、消化。
这就是两人为什么能够融洽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陈元庆注重发展线上交易平台来推动汉河传统产品线的销售,甚至是利用该平台进行境外营销。
这样的思路无疑为曹董提供了扩展业务想象空间的新方法,自然使得老曹对这个行业新人的建议充满了关注和期待。
“所以,我觉得你推荐的这个人选应该不会有问题了。”周庆山说。
“可……,曹董知道他是由朱总经孙良的手推荐的吗?”许静还是有些担心。
“你放心,从开始朱总和孙良之间就有了默契,大家都不会提这段。所以从面上看,陈元庆就是孙良推荐给曹董的。”
周庆山停了下想明白这姑娘在担心什么,笑着问:“你是不是怕自己收不到猎头服务费呵?”
许静在电话这头呲牙咧嘴地痛苦:“您知道,我不过是个打工的……。这个问题还是留给老板们做决定吧。”
周庆山呵呵地笑,说:“你放心,少不了你的好处!我告诉你,孙良一直在问朱总是智亚哪位顾问这么大手笔。
我估计,他很快就会安排你们见面。服务费的话题另说,你要是能得到孙良的赏识,以后的订单估计就源源不断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借您吉言!”许静立刻明白了这话里头的意思。
果真能这样,那服务费宁可不要了、或者只要一半就行。她心情立刻像喝了那可口快乐水一样无限舒爽!
陈总现在只需要再和人力总监再象征性地见上一面,然后把薪酬待遇谈妥,接下来就可以等着拿Offer(《录取通知书》)了。
不过呢,世上的事情大凡都是如此:这边高兴了,肯定就会有人不高兴!
朱总见大局基本布好,立即向董事会提交了辞去董事和总经理职务的文件。
曹董认为这一切都是孙良在后面运作的成过,于是顺水推舟帮助孙良进入董事会。
不久,孙良向董事会推荐了陈元庆做为新总经理人选,而大家发现这是迄今位置董事会收到的四个人选中资历、业绩、年龄、学历,几乎更方面都是最出众那位。
加上曹董已经和半数以上执行董事打过招呼,这个人选基本毫无悬念地被决定了。
这样一来有人不高兴了。很快朱总听说,高朋在一次销售部门干部聚餐会上对此极为不满:“我,公司最早的老员工之一,副总当了五年半,凭什么不能转正?
凭什么该向个新人屈膝称臣?他老朱就是个瞎子,人摆在眼前都看不到么?他根本薄情寡义,我白跟了他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