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再占领一个岛

这种情况洪兴经历过,康熙经历过,现在也让小鬼子尝尝。

主战派认为,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如果再不反抗,那国家将不复存在!

这方面的代表是一个叫堀(kū)田正俊的年轻人。

他是德川家光的家臣,江户时代的大名,性格刚直,政绩卓越。

他坚决不投降,建议德川家纲死战到底,绝不退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降派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日本目前的实力来看,反抗只能让自己死得更快。

既然如此还不如投降,减少损失!

这方面的代表来头也不小,他是德川家纲的叔父,保科正之。

当初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去世后,把保科正之召来枕边,将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托付给他,让他辅佐德川家纲。

德川家纲继位之后,就发生了浪人暴乱未遂事件(庆安事件),社会动荡不安。

可好在有了保科正之等人的辅佐,才化解了这次危机。

保科正之是一个很热忱(chén)的朱子学徒,朱子也就是南宋时期着名的儒学家朱熹。

他甚至把朱子学术作为统治的基础,确立了身份制度的固定化,在日本推行男尊女卑的观念。

因此,保科正之他更倾向于投降明朝。

两个阵营为是战还是降的问题几乎吵到要动手。

德川家纲据说智力不高,身体又不好,也是个没有主意的人。

看着手下人吵来吵去,他更是没主意。

在最后一场表决大会上,两队人又开始了激烈的争吵。

德川家纲实在是受不了了,用力喊了一句。

“降了吧!”

堀田正俊听到德川家纲最后的决定竟然是投降,心瞬间就凉了。

他对着德川家纲放声哭喊:“将军,不可啊!”

德川家纲挥了挥手,不理会堀田正俊的哭喊声,示意此时不要再议。

并转头吩咐叔父保科正之下去安排投降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