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道:“那好吧,你自求多福,好好完成方大人对你的这番刻意安排,我们大家都很看好你。”
甚至眼神中都对他流露出一丝怜悯,觉得宋怀玉此刻的情形简直是被赶着上架,甚是可怜。
他身边的人逐渐散去,宋怀玉这才总算得了清静。
小主,
坐在书桌前,眉头微皱,思索着该如何将这后山的景象联想成一篇出色的文章。
大概思考了一盏茶的工夫,宋怀玉似乎有了些灵感,眼神一亮,便开始奋笔疾书。
洋洋洒洒写了许多,一股脑儿全落在纸上,将自己心中的感想毫无保留地尽数写出。
太阳落山前,他拿着文章来到后山,恰见方永言已在此等候多时。
“大人,这文章我已写好,还请您过目。”宋怀玉恭恭敬敬地将文章递到方永言手中,神色略显紧张。
方永言接过之后,仔细阅读起来,片刻之后说道:“不错,这些山水你都能联想到百姓与朝廷之间的关系,以比喻的手法,将当下的一些情形在文章中呈现出来。”
“确实不错,但你所思考的问题有些流于表面,有些问题是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的。”
宋怀玉听到后,心中有些紧张,虚心地听着方永言当场为他批改文章,而后又为他讲解了一番。
整个过程宋怀玉都觉得受益良多,原来这山水,小到一只鸟,大到一座湖,其实都能给出截然不同的见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方永言时常会给出一些问题让宋怀玉思考,并要求他根据不同层面在纸上写下答案。
有时他们也会因一个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各有各的道理。
渐渐地,在这相处的过程中,宋怀玉已不像最初那般对方永言那般拘谨,反而是将他视作自己的老师,虚心求教,有时又如同朋友一般,畅所欲言,交流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