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方制造麻烦,唉!若是之前还有希望,众卿家中都养着有许多仆从杂役,洛阳城那么大,私藏点兵器也并非不能。”
“可如今,董卓老贼听从了李儒的建议,将众卿府上的下人清走了八成之多,哪里还有机会……李儒,真是该死啊!”
王允拂然一怒,他如今最恨的人,只有三个。
一个是罪魁祸首董卓,汉之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再有一个就是李儒,这个该死的毒士!
董卓干出来的事,多多少少都有他在背后掺和的影子!
待将来除掉董卓,第一个死的必须得是李儒!
至于最后一个,则是蔡邕。
没错,就是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
王允以前对于蔡邕是感到同情与敬重的,毕竟他遭遇了十常侍的迫害,险些家破人亡。
尊敬的则是蔡邕所做的贡献,他修经学、书法、史书,更为不少公侯巨卿留碑铭,是一个上受公卿,下受学子皆敬仰的儒道巨擘。
可后来,这个蔡邕,竟然为了名利站队董卓,为董卓出谋划策,提供人才!
简直羞与此人同朝为臣!
在王允的心中,蔡邕现在已经是十恶不赦的逆臣,是董卓祸乱天下的帮凶,日后必须为国贼陪葬不可!
其实蔡邕的心中是如何想?
他当然知道董卓一但失势后,自己会面临什么。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
董卓对自己有再造之恩,若非是他,自己早就饿死在了某个天寒地冻的夜晚。
那时因得罪十常侍遭受迫害,谁又真正的帮住自己脱离困境了?
最后就连他自己都想不到,会是董卓救了自己。
蔡邕是一个无比纯粹的人,他只知道要做出学问,要为后人做出贡献,要知恩图报。
且不论董卓是出于何心对自己伸出援手,关键是只有他伸出了手,这就够了!
在历史上董卓被杀,曝尸于闹市之中,遭受万人唾弃,唯有一个人伏在他的尸体上痛哭流涕!
这个人就是蔡邕。
结果也显而易见,王允当即将蔡邕下了大牢,并在狱中安排人将其缢死,以发覆面。
从某种方面来说,蔡邕是个固执己见的人,但他的为人也足够纯粹,受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