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儿虽只是王允的养女,却也是自小处在深闺之中,长在高墙大院里,太原王氏亦是并州第一豪门,天下一流世家之一,这世家之事,多少还算了解一些。”
吕布点头道:“钟繇,呵呵……就算他钟氏不来见我,我也会抽空主动去找他们,有件事,我需要确定一下。”
有关于颍川世家的境况,其实吕布早就做了一些摸底调查。
例如,这所谓的颍川三大家族,其中陈氏与钟氏,都曾如日中天,但却都被桓灵二帝时期的党锢之争所波及,全都被罢了官,赋闲在家。
(党锢之祸指汉桓帝、汉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干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汉桓帝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
而荀氏却是过得最好的,荀氏多出人杰,昔日“荀氏八龙”,各个都是人中龙凤,名噪一时。
当初党锢之祸虽也波及到荀家,可荀家却能够及时避祸,在祸乱之前就举族归隐保存实力,而在黄巾起义爆发以后,党锢解除,由于荀家享誉盛名,多人联名上书举荐荀氏八龙中的老六,号称慈明无双的荀爽为官。
荀爽,字慈明,是当代荀氏最贤者,也是代表人物,在回归朝堂之后,九十三天内连续升迁,直接官拜司空,位列三公!
可就在前不久,张温这个前朝太尉联合当朝司徒王允祸乱洛阳之前,荀爽猝然离世,死在了京中的宅邸之中。
事实上,他也是王允的合伙人,密谋除掉董卓的大臣之中,荀爽可谓是官职最高者之一。
一个前朝三公,两个当朝三公,如果算上秘密联系袁绍,已经被董卓处死的太尉崔烈,那就是当朝三公全都出手了。
荀爽虽已暴死,但还有一个亲侄儿特别有名,在一年前刚举了孝廉,被家族中人安排至宫中为官,任守宫令(负责给皇帝打理笔墨纸张,天子近侍,隶属少府),名曰荀彧,字文若。
在董卓入京之后,荀彧受叔父荀爽的嘱托弃官离京,带领荀氏族人举家搬迁至冀州归隐避祸,只留下少数人留在颍川打理祖宅。
荀彧虽年方二十七岁,却已经常被人赞誉有王佐之才,并且已经肩负起了家族重任,荀爽不在,他俨然已经成了荀氏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