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释义:
朋友啊,你难道没有看见,那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犹如从浩渺苍穹倾泻而下,滔滔滚滚直奔东海,从此一去不复返。你难道没有看见,那高堂之上明亮的铜镜,正映照出人们为满头白发而悲伤的面容,早晨还是乌黑如丝的秀发,到了傍晚却已变得如雪般洁白。人生在世,当处于得意顺遂之时就应当尽情地享受欢乐,切莫让那精美的金杯空自对着皎洁的明月。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必然是有着其独特的用途和价值的,即便把千两黄金挥霍一空,也终究能够再次获得。让我们宰杀烹煮肥美的牛羊,姑且尽情地寻欢作乐吧,应当痛痛快快地开怀畅饮三百杯。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举起酒杯喝酒吧,不要停下手中的酒杯。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倾听。那钟鸣鼎食、富贵荣华的生活并不值得珍视,我只愿能够长久地沉醉在这酒中,不再从这醉意中清醒过来。自古以来的那些圣贤之士大多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那些纵情饮酒的人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他们的名声。想当年陈王曹植在平乐观设宴,纵情豪饮,一斗酒价值十千钱,尽情地欢乐戏谑。主人啊,你为何要说钱不多了呢?只管去买来美酒让我们一起痛饮。即便拿出我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喊僮仆将它们拿出去换取美酒,也要与你们一同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绵延万古的忧愁。
二、诗篇背景:
《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 年),此时的李白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聚。李白在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已达八年之久,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使他内心积郁了诸多愤懑与感慨。然而,李白那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并未因此消减,在与友人的欢宴中,他借酒兴诗情,以奔放豪迈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三、赏析分享:
1. 豪迈的气势开篇:诗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笔,这犹如挟带着天风海雨般的磅礴气势,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黄河水的汹涌澎湃和一去不返,营造出一种雄伟壮阔、恢弘大气的意境,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的短暂无常与黄河的永恒流淌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时光匆匆、韶华易逝的悲叹,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这种开篇的大气磅礴和强烈对比,不仅奠定了全诗豪放洒脱的基调,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打着读者的心灵,引发深深的共鸣。
2. 自信与豁达的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几句堪称千古名句,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他认为人生在得意顺遂之时就应当尽情地享受欢乐,不要让那精美的酒杯空对着明月,浪费这美好的时光。同时,他坚信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必然会有用武之地,即便把千两黄金挥霍一空,也终有重新获得的时候。这种自信豁达、洒脱不羁的精神,展现了李白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令人由衷地钦佩和赞叹。
3. 纵情享乐的场景描绘:“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生动地描绘了一场丰盛欢乐、热闹非凡的宴饮场景。宰杀烹煮肥美的牛羊,尽情享受美食,痛饮三百杯,突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则进一步渲染了欢快热烈的气氛,诗人与友人相互劝酒,豪情满怀,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热烈的氛围和真挚的情谊,让人不禁为之陶醉和感染。
4. 对富贵的蔑视与对饮酒的钟情:“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达了诗人对富贵荣华的不屑一顾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在他眼中,那些奢华的物质享受并不值得珍视,他宁愿沉醉在酒中,远离世俗的纷扰和束缚。这里的“长醉”并非消极逃避,而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是一种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则以古代圣贤的孤独寂寞来反衬饮者的名声,强调了饮酒作乐在某种程度上的意义和价值,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5. 用典抒情:诗中提到“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巧妙地借用曹植在平乐观设宴畅饮的典故,既表现出诗人对曹植才华横溢却遭兄长猜忌、无法施展抱负的同情和惋惜,也借此抒发自己渴望尽情欢乐、施展才华的心情。曹植和李白在身世和遭遇上有着相似之处,都有着出众的才华和远大的抱负,却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和挫折。通过这个典故,诗人不仅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自由和表达真实自我的决心。
6. 强烈的情感宣泄:“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他毫不吝啬地用名贵的马和裘去换酒,只为了与朋友一醉方休,消除那无尽的愁苦。这种豪情万丈、洒脱不羁的行为,生动地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愤懑、愁苦以及对自由的极度渴望。在这看似放纵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不屈抗争,让人感受到他那炽热的情感和顽强的精神。
四、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