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论语·里仁>第15章 践行忠恕,臻于仁德》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后,学生们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在此,“参”指的是曾子,即曾参。曾子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佼佼者,以孝行和品德着称。

“吾道一以贯之”,“道”在这里指的是孔子所倡导的学说、思想体系以及道德准则。“一以贯之”形象地表达了用一个根本的、核心的原则将其全部的学说和理念串联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这个核心原则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所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忠”,这个字的含义丰富而深刻。从字面上看,“忠”由“中”和“心”组成,意味着内心正直、不偏不倚。在孔子的思想中,“忠”主要指对人对事要真心诚意、竭尽全力。具体表现为:在为君主或上级服务时,要忠心耿耿,尽职尽责,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在与朋友交往中,要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不欺骗、不背叛;在对待自己的工作和职责时,要专注认真,尽心尽力,追求卓越。

“恕”,其含义同样深远。“恕”从字形上可以理解为“如心”,即如同自己的心。这意味着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处境和心情。孔子所说的“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二是要有宽容和谅解的胸怀,当别人犯错或有不足之处时,能够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苛求、不责备。

曾子能够迅速领会孔子“一以贯之”的道为“忠恕”,反映了曾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也体现了“忠恕”在孔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忠恕之道的内涵与意义的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