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座城池依旧安然无恙时,燕军主将樾禁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整个人明显地松了一大口气。
回想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种种艰险,着实令人心有余悸。
虽说燕军并非此次战役中的主要攻击对象,但即便是如此,仅仅只是一些小小的波折与变故,就已然让他们数次身陷绝境,险象环生。
曾经的燕军主将可能对诸夏各国军队的战斗力缺乏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在他的固有印象里,燕军的实力与晋国和楚国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也许唯一的差距不同之处仅在于双方所拥有的兵力数量而已。
然而,此次组成伐戎军并与晋、楚、中山等几个国家联合展开作战行动后,燕军主将樾禁却惊愕地察觉到,燕军的实际战斗能力与晋楚两国的军队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甚至连中山国那看似并不起眼的军队,其实力也远胜于燕军。
燕国长久以来已然远离中原地区,与这片土地上的纷争渐行渐远。
此番轻率地卷入中原强国间错综复杂的博弈棋局之中,实属冒险之举。
此刻,燕军主将樾禁暗自庆幸,亏得自己一路上当机立断做出了正确抉择,才得以率领这一万燕军侥幸全身而退。
事后,燕军主将樾禁将自己这一趟北伐燕戎途中的所见所闻,连同楚国即将征伐晋国之事详细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一份奏报,火速送往燕国都城蓟城。
至于接下来燕国将会如何应对这些局势变化,做出怎样的决策,则已超出了他所能掌控的范围。
楚军主将白毅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在屠何城外安营扎寨,进行短暂的休整。营帐连绵不绝,旌旗飘扬,一片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在此期间,白毅将军并没有闲着,他仔细地将晋国背信弃义、联合草原诸戎突袭楚军之事一一记录下来,字斟句酌,务必让这份奏报详实准确。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派遣亲信快马加鞭,通过黑衣卫严密高效的情报传递渠道,将奏报送往楚国都城襄郢。
白毅深知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如果楚国决定兴兵讨伐晋国,那么他所统领的精锐骑兵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北地进军晋国,犹如一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腹,不仅能够对晋国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更有可能直接威胁到赵氏的新核心之地——邯郸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要战略运用得当,这场战争或许能一举改变当前的局势。
没过多久,白毅传回的紧急奏报便如飞鸟般迅速抵达了襄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