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龙争虎斗(1)

刘嶅因为此事而被罢官——因为别人试图对其行贿但他又根本没拿到甚至是没有见到这笔钱而被罢官,这事说来刘嶅也真的算得上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不过,这件事牵连最大的还是赵光义,赵普这一次出手不但打倒了可能会威胁自己宰相位置的政敌冯瓒,而且还砍了赵光义一条臂膀,而他付出的代价或许不过就是一袋子金银细软。

事情的前后就说到这里,有没有发现诡异之处?作为日理万机的宰相竟然费尽心思去查一桩贪腐案,而且还主张弄死他口中的赃官冯瓒,但他自己不就是一个赃官吗?如果冯瓒该死,那他自己呢?照他的逻辑是不是得把自己五马分尸才行?另外,赵普为何要在这起事件里把赵光义的得力助手刘嶅给卷进来?因为赵普他大公无私?所以他丝毫不顾忌刘嶅是赵光义的手下?还是说他早就看这个曾经以兄视己的光义小朋友不顺眼了?为啥不顺眼?开封府尹、皇帝的亲弟弟、京城的一号地方行政长官私下里结交朝臣,而且这人还是他赵普的眼中钉,还是主政地方的大员——身在京城的皇室亲王结交地方大员,别说是赵普,这事就算是赵匡胤都是没法容忍的。

史书当然不会记录赵匡胤是否因此而惩戒过他的这位亲弟弟,但这完全是不用去猜的。退一步说,就算这件事真的是赵普在潼关做了手脚陷害了冯瓒和刘嶅,可赵光义未必就和冯瓒毫无瓜葛,也正因如此才会让赵普逮着机会来了个一箭双雕,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补充一点,赵匡胤对冯瓒的处分是流放且永不赦免,可在赵光义刚当上皇帝后,这个在海岛上待了十年的冯瓒就回京当官了,后来还成了主掌全国刑狱的大理寺卿。

还用再多说什么吗?这其中的弯弯绕大家各自细品吧!

只是,在这里关于冯瓒又想多说几句。落难之时的冯瓒已经快到花甲之年了,十年之后当他被赵光义召回京城并出任高官之时他已经快到古稀之年。十年,让一个老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待十年且不沉沦、不堕落、不绝望,这种心性和修为实乃非常人所能及。别说是一个快到花甲之年的老人,你现在让一个二十或三十几岁的人在海岛上与世隔绝地待十年,你看看他会变成什么样,而且还是因为受到责罚而被圈禁在这个地方。古代有太多的官员因为各种原因被外贬出京,其中不乏一些正值壮年的当世才俊,可这里面有好多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郁郁而终。在并无什么重病的情况下,这些人活生生地把自己给折磨致死了。相比之下,冯瓒在这方面不可谓不是一个伟丈夫,要知道他可不是被外贬被下放,而是被流放,这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罚。如果说他当时就肯定知道赵光义迟早会当皇帝,然后他就会再度东山再起,那这无疑是在胡扯。既是如此,那么问题来了:这十年里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冯瓒好好活着?或者说,这十年他为何活得好好的?

接下来再说公元968年(开宝元年)10月的一件事,这时候正值北汉的那位宰相郭无为想跟赵匡胤来个里应外合把北汉给卖掉,但我们现在要说的事与这件事并无关联。

这天,宋朝的屯田员外郎兼判大理寺雷德骧怒火冲冲地跑去找赵匡胤奏事,也不知道这时候赵匡胤在忙啥,反正人如其姓的雷大人在外面等得实在是不耐烦了,他最后没等宣谕就直接闯进了赵匡胤当时所在的讲武殿。赵匡胤也没有立即治他的不敬之罪,而是问他究竟何事。

有句话叫做蹬鼻子上脸,雷大人这时候就是如此,他不但不为自己擅闯讲武殿之事感到后怕,反而赵匡胤的温和态度让他更加地不顾君臣之礼。他满脸通红且唾沫横飞地高声揭发赵普的种种不是,他说大理寺的好多官员刻意讨好赵普,按照赵普的意思随意修改既定的刑法,而且他还说赵普强买他人宅邸且大肆贪污受贿。赵匡胤静静地听完,表面上他看起来似乎内心毫无波澜,但他实际上却已经是怒火上头了。他问雷大人:“有事你就好好说,可你干嘛火气这么大?”

雷大人不知道是不是进来之前喝了烧酒,他不但脾气冲而且这时候竟然还逗了皇帝陛下赵匡胤一把。他说:“臣知道陛下这么晚了还没有吃饭,我怕你没有精神,所以才这个样子好让你能够提提神。”

这下赵匡胤可就再也忍不住了:你这个老小子态度恶劣不说,现在竟然还敢玩我?

赵匡胤起身就将随时攥在手中把玩的一把玉斧砸向了雷德骧,这把斧子不偏不倚地砸在了雷德骧的人中位置,雷大人的两颗门牙就此没了。然后,赵匡胤对雷德骧大怒道:就连锅碗都还有对耳朵呢!何况我大宋!你难道不知道赵普是国家社稷之重臣?来人啊,把这个家伙拖出去,让赵普找人把他给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件事单论起来怎么看都觉得赵匡胤简直是个暴君和昏君,他杀雷德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雷德骧君前无礼,而是雷德骧竟然敢说赵普贪赃违法、强买宅邸。赵普是赵匡胤的什么人?跟赵匡胤又是什么交情?可你雷德骧竟然敢告他?就算这些都是真的,可这也轮不到你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来说三道四,赵普跟赵匡胤可是铁哥们儿,没有赵普或许也就没有赵匡胤今天的天子宝座。

可以说,赵匡胤的雷霆之怒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情感,而非是出于一个帝王的意志。然而,赵匡胤在极短的时间内还是意识到了一个现实问题:他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皇帝,雷德骧这样的人如果真的因此而没了脑袋,那他毫无疑问就不是一个好皇帝,而是一个残暴的昏君,可他不想成为一个残暴的昏君。于是,他马上收回了成命,雷德骧可以不死,但必须要治他君前无礼之罪,雷德骧就此被贬为商州司户参军。

这件事还没完,六年之后,当雷德骧的儿子雷有邻登上舞台之时这出戏才会上演最高潮的部分,而那时候雷公子的所为将成为压垮赵普导致其被罢相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现在要记住的就是雷德骧和赵普之间的梁子就此结下了,而雷德骧敢于如此大胆地揭发赵普,这背后是否有人指使或撑腰就很是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