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扬名天下

宋军此时也是无力追击,王超和范廷召几乎是在李继迁逃走之后也立马撤军,而他们撤军的原因还是后勤和水源的问题,有了缴获的数万牲畜倒是不缺吃的东西,可是在荒漠里淡水比食物还要重要。

宋军在撤军至距离夏州五十里处之时,他们的危险突然降临,李继迁的大队骑兵追上来了。李继迁很清楚宋军撤军的原因,而他之所以没有向宋军发起攻击而只是尾随在身后就是在等待时机搞一次偷袭。他在乌白池败得太惨了,在决定逃跑之前他甚至都来不及埋葬死去的部下而是任其曝尸荒野,所以现在他要报仇,他要为自己出口恶气。

假如换了别人是此时再次遭遇严重打击的李继迁,那么想必他这时候定然是躲在某个角落里哭鼻子并就此怀疑人生,可我们反复说过李继迁不是常人。对于胜败他早已看淡,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报仇的机会,“李大胆”这个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除此之外,我们请大家务必注意一个现实问题,李继迁这一次虽然在王德勇的横空出世面前死伤惨重,可他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迅速杀回?原因就在于他损失的都是为他充当炮灰的部落武装,他自己的一万精兵可以说是几乎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损失,不到决胜时刻以及事关存亡之时他是绝不会拿自己的本钱拼命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为伟大的游击战专家和先祖,李继迁深得此话的精髓。

或许有人会问,李继迁就不怕宋军转身揍他吗?没错,就是不怕!和辽国人一样,李继迁是全骑兵,除非他愿意跟宋军打,否则宋军的步兵根本靠近不了他。宋军虽然也有骑兵但数量有限,而且这些骑兵还要担负为整个步兵提供侧翼保护和警戒巡哨的职责,他们一旦被李继迁给诱走,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之前连续的作战以及来回行军赶路让此时的宋军早就四肢无力两眼发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疲惫之师,李继迁的突然出现让他们顿时大惊失色。想想雍熙北伐时曹彬的东路军有过怎样的悲惨下场,此时的李继迁完全就是耶律休哥的翻版,搞不好宋军这一次还会重蹈覆辙。但是,只要庞大的步兵阵容能够结成严密的阵型,那骑兵基本上是不敢主动发起攻击的。

面对虎视眈眈的敌方骑兵,步兵最怕的就是阵型出现散乱——王德用虽然年少,但他对此却是看得很透。他向父亲王超建议道:“我们现在马上就要回到夏州了,李继迁尾随在我们的身后却不攻击就是为了扰乱我们的军心。如果将士们因此而恐惧继而急速乱行奔向夏州,那么我们的麻烦就大了,所以我们这一路必须保持阵型的严整,绝不可给对手任何的可乘之机。”

王德用亲自率领一队精锐为大军断后,同时他向全军发出严令:“阵中敢有乱行者,立斩!”

就此,宋军一路上是整肃而行,作为全军主帅的王超也是在队伍里按住马辔徐徐而行,宋军全军上下始终都阵型严整未给李继迁丝毫的可乘之机。见此情形,李继迁虽然是千不情万不愿,但最后也只能是恨恨而回。

就此,宋军安全返回至夏州,宋朝这一次五路进剿李继迁的军事行动也就此宣告结束。李继迁这一次虽然被再度打残,但是其并未遭受致命性打击,此人依旧是宋朝此时的头等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