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绥定西北

当赵恒和李德明相互扯皮的时候,位于宋朝国境线西南端的交趾国则因为其国王黎桓的死亡而发生权力争斗导致其境内陷入空前的内乱之中,此时担任广州知州的凌策趁机上疏赵恒建议宋朝应该趁此时机出兵交趾平定内乱乃至是以此为理由一举收复这片汉唐故疆。

还记得这个黎桓吗?赵普的妹夫侯仁宝当年就是因为想趁着交趾幼主新立而霸占交趾从而把自己的老命给丢在了那里,干掉侯仁宝的正是这个与自己老主子的老婆私通继而在后来废掉幼主自立为帝的黎桓。他死在了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他这一死他的儿子们就开始争夺皇位,于是乎交趾这块地方打得是热火朝天。

宋朝人尤其是岭南地区的官员对于当年侯仁宝的那场大败可是一直都耿耿于怀,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这个时候正是宋朝报仇雪恨的好时机。对赵恒而言,当年那场大败也算得上是他老爹赵光义的耻辱,可他显然不想给他老爹报这个仇,他可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宋朝此时出兵交趾无疑与他的心性不符。不过,作为交趾的宗主国皇帝,赵恒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派人前去调和。他选出来的这个人名叫邵晔,此时官任淮南转运使,赵恒特命他为交趾安抚信使前去调和交趾的此次内乱。

要说这一次交趾的内乱可谓是乱得一塌糊涂,简直就是一锅浆糊。黎桓这一死,他的二儿子黎龙钺直接越过自己的兄长自立为帝,而被抢了大位的“皇长子”则是在狂怒之下就把国库里的钱全部卷走然后逃得是无影无踪,随即黎桓的另一个儿子黎龙廷又一刀把刚刚自立为王的二哥给砍了并取而代之,再然后就是驻军在外的另一位皇子带着大军前来讨伐黎龙廷这个野心勃勃的小弟。就此,黎氏兄弟在交趾境内杀得是一片昏天暗地。

等到这些人杀得精疲力尽之时,邵晔也到了交趾。黎氏兄弟虽然个个都凶狠暴力,可对于北方天朝上国派来的专使却是不敢得罪。

这里多说一句。交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越南)尽管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称王称帝,但却一直都是向宋朝称臣且接受宋朝的册封,然而它同时也对更南方的那些小国以宗主国自居并让这些国家向他称臣。也就是说,我交趾虽然在名义上是宋朝的奴才,但在你们这些小国面前我又是你们的主子,是你们的天朝上国。

邵晔到达的时机可谓是恰到好处,此时各方都是被砍得满身是血继而元气大伤,邵晔以天朝使者的身份向他们传达赵恒的圣谕:马上停止相互攻伐,然后确立一个人来继承你们老爹的王位,要不然我宋朝的大军就将亲自过来帮你们选一个新主子。

这一通威吓非常奏效,黎氏兄弟私下里用他们的嘴达成了停战协议,最后的那个赢家还是杀兄自立的黎龙廷。为了尽快获得宋朝的承认并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黎龙廷立马派人带着一份大礼北上开封去向赵恒称臣纳贡。由此,交趾之乱遂平。

看上去这位邵晔大人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吧?哼哼,让黎龙廷绝对想不到的是,这位邵大人回京复命之时顺便给赵恒送上了四张山川地形地图,这里面包括从宋朝的邕州(今广西南宁)进入交趾的水陆两路行进地图以及交趾境内的山川地貌图。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位邵晔大人其实心里的想法和广州的知州凌策是一样的:“陛下,打吧!给你老爷子报仇啊!我提前把路都给你探好了!”

赵恒瞅了一眼邵晔,然后以一个仁德之君的满身正气说道:“ 祖宗辟土广大,唯当慎守,不必贪无用之地,苦劳兵力。 ”

或许此时在赵恒心里定然也是有另一番惆怅和不解:你们这些人为什么就想着要打打杀杀?老老实实过日子难道不好吗?辽国人好不容易消停了,我现在正在全力收降李德明,只要搞定了他,那就真的是天下太平了,可这些人为什么又要让我去招惹交趾呢?和平啊!朕想要的是和平!你们懂不懂啊!

为了全方位的和平,为了这个自己矢志不渝地想要达成的终极目的,赵恒在跟李德明扯皮了一年之久后,他咬着牙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向李德明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纳灵州、遣子弟入京城充当宿卫、散军队、送还掳掠、严禁挠边滋事,在宋朝与党项达成永久和平的这五个条件当中,赵恒把最苛刻的两个(纳灵州,散军队)给剔除了。这也就是说,李德明不用把灵州还给宋朝,更不用解散他的军队,他现在只需要写一份永不扰边的保证书,再把之前掳掠的人口适当归还一些,最后再把党项贵族子弟送几个到开封去当质子就能与宋朝达成和议并以此换取宋朝所承诺的大量好处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