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杨论政

“没有得到提拔的君子们自然就是满腹牢骚,内心抱怨但又不思考自己为什么得不到提拔”

“当然不内耗是好事,但别全部事情都怪别人,那样子就十分不平面了”

“士奇啊,你好好想想吧”

朱高炽拍了拍杨士奇的肩膀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他那圆润的身体向宫外跑去。

他还想活得再久一些,可不想被锦衣卫的那帮狂徒盯上。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世上的一切不外乎就是利益交换或者充当替死鬼。

当你做好了,那么你会得到你应得的,而后续产生的一切矛盾不外乎,就是认为你得的不够多或者是对方认为给你多了觉得后悔如此又衍生出新的矛盾。

反复循环之下,最后到了谁也辨不清自己是亏是福,直至社稷崩塌。

历史上的明朝,怎么灭亡的?无外乎就是勋贵士绅宗亲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还不够多,他们还想要得到更多。

于是全盘腐化最终民间造反,明月沸腾以至于明朝灭亡时只剩下一个五千太监守皇城,崇祯自挂东南枝时只剩一王承恩陪伴。

不曾想此时倒是建奴入关,原本第1批与剑如勾结的晋商八大家为此成为了背后的股东,垄断了北方的产业。

这时候江南的那帮式神也打算像北方一样,结果不曾想,被建奴杀了个胆碎心寒到位置倒是不敢再向明朝那般嚣张,一心赚钱,跪下当钱包了。

对于过往历史铸造,这是看的十分清晰明朗,所以如今的他一心做事,想要让明朝变得好一些更好一些。

当然对于这些道理,杨思琪也是一点就懂,只不过他还是觉得想避一下如此行为还是不行,他还是要写上一封奏表,劝皇帝放下这一些想法,老老实实的处理任务才对。

“哈哈谢兄座”

谢缙最近,再一次成为仕林交谈的焦点。

为此他灵感大发,又提笔写下千百篇的见闻,每一篇都是言语华丽,词藻流畅。读之沁人心脾,让人如沐春风。

也因为他文笔犀利,最近他再次出名,而作为大明朝读书的种子,也有不少人送来拜给。希望能在此地能更好地学习儒学,拜他为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各位同僚,谢某有失远迎,失礼了。”

“谢学士,不用那么客气,咱们不过是想把自己家不成器的崽子扔到你这里,向你求学,希望你能点拨一二嘿嘿如此我们这些崽子的学问们一定能更上一层”

“是极是极”

最近的朝廷不在太平光,是前段时间科举考试的内容改革,更是给他们一个大逼兜。

他们这些人的家族有的从宋朝时就参与科举世代为官,或许他们祖辈可能没达到多么高的官职,顶天四五品,但关键每代都有四五品的官员,此时还是十分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