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英明,文治武功并举,朝政清明,更是轻松应对国内的一大毒瘤藩王。这对于新的皇帝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挑战 。
当然还有其他种种事情佐证这名帝王算得上有明君之相。只不过可能相比起来脾气过于暴躁了一些。
加之于谦出生时又与先帝大行同日。
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朱元璋,以自己的命给大明朝换来一名绝世天才一班。
当然这一切只是美好的祝愿,只不过一开始瑜伽人并没把这当一回事,但这两年多来,他们突然发现这小鼻嘎好像真的十分聪明。
一岁能走,两岁能言,如今不过三岁半便已经开始学习儒家经典,甚至年龄大上几岁的族内兄弟都在学习的时候,这小鼻嘎不仅能熟练的背诵,更是能阐述他自身的意思,让来钱塘江受于家子弟的先生们,更是直呼逆天。
此时,三岁多的小于谦,也开始接手家里的一些事务,当然更多的是学习。毕竟虽然前世他成为一国丞相掌管军机大事。
但毕竟也有上千年没有触碰过这些事物,还是需要学习一番熟练一番的。
当然,单凭这小皮卡的透露着与自身年纪不符的成熟知识,使得他很快就成为族内同胞兄弟的显眼包。
甚至其他几个世代联姻的钱塘大足的兄弟们也是,直到于家出了一个天才儿童。
“父亲,这便是大明如今的地图吗?”
“谦儿,你想看看我大明的地图是吗?既然如此,你看看吧?”
于父一把将于谦抱了起来,让他尽情观赏大明地图。
只不过这地图上终究不能感受大明的大好风光。
小于谦也有一些感叹,他指了指地图上的四川,提出了一个不过分的要求。
“父亲还有想去四川看一看,拜见一下蜀相诸葛亮的墓”
“哈哈哈,我们的小于谦那么崇拜诸葛丞相吧,既然如此,那就随维护一统去下四川”
于父很高兴。
对于儿子想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的想法它是十分支持的。
同时自己家的这臭小子太过聪明妖孽,肯定要迁出去炫耀一番。
钱塘于家,书香门弟,不仅是大地主,同时也是大商人,虽然没有从事海外贸易的生意。
专注于传统内陆贸易。
每当清明时节,第1批明前茶成熟之时,于家都会进行收购,此外他们还有一间丝绸庄,几个铺子。
这天一家十几口人乘船,沿着长江一路到了宜宾,最终走陆路进入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