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平反

只是,这其中要花费的人脉和物力,就不可小觑。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

要真有回城的执念,怕是会有人倾尽全力去活动关系。

“要是能回城,谁不想?”

不说那些下放的人,就是知青,又有哪个不想回城的?

就算是那些嫁人结婚的知青,只要听到有回城的办法,都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回城。

下乡的日子,肯定没有在家里好过。

尤其是,大家都是背井离乡的来到农村,对家乡的想念就更甚。

还有,他们这些知青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还不是心里有回城的执念。

不然的话,他们也会选择别的出路。

“是啊,我都想回城啊,可没工作就是没办法安排回城啊!”

“别说你了,谁不想回城?现在城里的工作岗位本来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是空出来一个,立马就有好几个人竞争上岗。咱们这些已经下乡的知青,还是别惦记了。”

“是啊,现在城里的工作紧张,就算是想花钱买都很难遇到一个。”

铁饭碗、铁饭碗,一个工作就可以传三代。

谁家要是有个工作岗位,给儿女说亲都比旁人有优势不少。

“唉,现在想想,那些牛棚里下放的人倒是比咱们知青更有希望回城。”

对方只要判定无罪,回城真是分分钟的事。

可他们知青呢,现在看不到回城的希望,还要继续煎熬着。

“是啊,现在下乡的政策还在,我老家的那些才毕业的弟弟妹妹们,现在也要开始准备下乡了。”

当年他会来大青山村,完全是因为服从安排。

可现在要想去个好的地方下乡,运气可没几年前好。

如今下乡的程序都常态化,下乡的地方哪里好一些,哪里受累一些,知青办的人心里明镜一样。

有时候,那些人的态度可以决定下乡人的生活环境好坏。

所以,时间久了,大家也算是品出来了。

有些人,不能轻易得罪。

尤其是那些符合下乡要求的人家,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不会轻易得罪知青办的人。

“眼瞅着就要七六年了,这下乡的政策也有十年了,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大家惆怅,心里不得劲的很。

“是啊,高考也取消了十来年,真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参加一次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