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的人来了又走,同一张炕轮换了不少人躺。
成家早的人,现在娃娃都生了几胎了。
而熬的住的人,年龄也往三十岁奔了。
一个人可以奋斗的时间过去了一半,在前路未明的情况下,又有几个人能够坚持下去等回城?
早前的几年,知青们结婚的人少。
可后来呢?
没有回城希望的知青们,越来越多人动摇选择了与当地人结婚。
可现在呢?
再次亲眼见到有人回城,就让不少知青有些踌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结婚的人,在想着自己要不要继续等回城的消息。
而结婚的人,则在想着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草率了些?
可是,下放的人回城,是因为他们有平反的机会。
而下乡的知青想要回城,又该怎么办呢?
他们的家里没有门路让他们回城,也没有适合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回城就业。
想要回城,在所有知青眼里真是千难万难的事。
可是,即便是这样,大家心里对于回城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了。
至少,在亲眼见到了有人回城后,他们也见到了回城的曙光。
虽然,知青现在回城的人少之又少。
可是,至少是给了他们一个期望不是?
只要能够回城,他们想自己就是再等几年又何妨呢?
几年的等待,总好过一辈子留在这里的好。
所以,夏日来临时,大青山村的知青心里的火气也越来越盛。
因此,他们将自己身上的精力全都发泄在土地里。
这样,一天下来,火气散了,人也没精力去想东想西了。
而村里人对于回城,心里也是八卦的很。
城里人三个字,好像天生就与农村人有隔阂一般。
虽然时代不同了,可在农村人眼里,城里人确实不会那么融合在村里。
之前几年,知青下乡的时候,村里的大娘们也不会选择女知青作为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