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尽心尽力差人送太后去寺庙里,稀里糊涂打理起了宁国的上上下下。
因着他当时的年幼无知、未经世事,故而什么都要从头学起,脚踏实地,尤其是为君之道,由于父帝早逝、太后繁重,更是鲜少接触。
他学得废寝忘食、日以继夜,深怕辜负了身边之人耸高的期望,他一刻也不敢停下手上的动作,恨不能将所有时间都花费在这一件事情上。
父皇尚在世之时,待他极好,却也不至于娇宠。
为了不辜负父皇苦心经营的一切,他夜以继日、没日没夜的勤学苦练,期盼有一天能像父皇一样,做个万人敬仰、以民为先的好皇帝。
偏太后是个老狐狸,运筹帷幄、一马当先,太后忌惮他以后拥兵自重,会将锋利的刀口对向她,将她从几经周折坐上的后位上赶下来,怕自己后半生没有着落。
故而在离开的前不久,悄声无息的撤走了宁国皇宫里,为数不多的王公大臣、旷世奇才,徒留下一些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待他有所觉察之际,早已为时已晚。
他已然是被昭告天下的宁国皇帝,纵使知晓是烂摊子,也无法轻易脱手。
那段时日,他忙得几近脚不沾地,整个宁国皇朝,找不出第二个可用之人,更别提什么左膀右臂、耳目心腹。
偌大一个宁国,从上至下,皆指望着他一人忙活,连带着粗气都不敢细喘,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那宁国太后多狠心的一个女人啊,毫不顾忌自己的家国,毫不顾忌她们之间的母子情分,徒留给他一座宛如空城的国都。
什么招兵买马,什么上朝下朝,什么谈和谈判,什么朝政分布,什么商议大事,杂七杂八之事,皆倚仗他一人部署、调配。
除了后宫里的事,其余之事,皆是他一人忙前忙后。
凭借当时脚不沾地的处境,故此废除了后宫。
他在位期间没有后宫,身边除却婢女,再无其他女子。
那段时日尤为黑暗,称得上为数不多的低谷,周而复始的繁忙,几近无半点喘息之机,更遑论休息的空暇,已是奢靡。
其实面对那番残局的时候,他也想过就此放手,任其自生自灭。
但宁国的民不聊生、颠沛流离之象,充斥着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当真惨不忍睹,让人不由得心生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