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几声远处的枪响打破了山林的静谧,刚刚围绕石缝逐渐逼近的日军纷纷朝着枪声传来的方向奔去,
“那边!”
日军们兴奋地低声大呼,毕竟捉住议长这可就是天大的功劳,各自迅速朝枪声的方向奔去。
包国维长舒一口气,幸好天不绝命。
而一旁的议长此时也明白了包国维先前的布置,不得不在心中暗叹包国维有法子,
包国维携议长上骊山时准备仓促,身上只有一把M1911手枪和临时从宪兵腰间取来的一柄刺刀,
在清晨之际他发现日军搜山颇有章法,竟无漏洞可钻,只得选择赌一次,从身上的衬衫撕下一条布带,
然后将手枪固定在一处树根下方用树枝藏好,同时再撕下一块衣物做成布条,两端分别绑在树枝和手枪扳机上。
包国维知道,骊山山小,只要日军确定了具体方位就能直接围死,非不得已不能开枪,
所以先前那处被巡逻日军的触发的鸣枪立即吸引了周边日军的注意,本来出于搜山的规矩,
各部仍需继续在自己负责的区域搜索,但是架不住如今上头给的压力,一听到枪声便立即朝着那边涌去,毕竟官邸外还有数千辽东军、西北军虎视眈眈。
借着日军上当的功夫,包国维立即带着议长从另一侧悄然下山。
包国维回头,隐约能看到官邸内跑动的人影,他加快步伐,牵着议长快速下山。
下山的道路也是有日军把持,一片肃杀的气氛。日军在几个主要出口集结,机枪和人员密布,
显然是为了防范辽东军从骊山的突袭,见日军竟然在这里也布置了人手,
包国维知道日军下定决心了要在骊山上进行彻底搜寻,显然不抓到议长誓不罢休。
包国维靠在阴影里,观察着路面的敌人,几名日军正在用粗声的日语交谈,似乎对山上的行动缺乏信心。
“天已经快亮了,上面的人居然还没有抓到人……那些华夏人会不会直接杀进来啊?”
“难说,都怪那群辽东人,围剿抗联的时候个个积极的很,来到了这边就不出力了,你说会不会是想叛变投降?”
………………
包国维看了看那处隘口,要想下山就必须从此处离开,包国维扣扣头心中一番思索,
低声对议长说:
“他们人手分散,这是我们的机会。但接下来,您务必听从我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