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张脑栓倒血霉

哪晓得,一只老鸹突然飞过来,照着他的眼睛就狠狠啄了一口。张脑栓 “啊” 的一声惨叫,双手捂住眼睛,疼得在树上直打滚。

这时候,下课时间到了,宝妹过来敲钟。那钟声 “当当当” 地响起来,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张脑栓本来就被老鸹啄得失去了重心,这钟声一震,耳朵 “嗡” 的一下就聋了,身体晃了晃,直接从树上栽了下来。

张脑栓像个破布娃娃般从树上直直坠下,“扑通” 一声闷响砸在地上,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直接晕了过去。宝妹和带娣顿时花容失色,慌了神。

宝妹率先反应过来,她知道这事儿严重了,当下也顾不上许多,转身就往王大帅所在的工地跑去。工地上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王大帅正忙得不可开交,指挥着工人干活。

宝妹气喘吁吁地冲到王大帅面前,一把拉住他的胳膊,焦急地喊道:“大帅,不好了!张脑栓从树上摔下来了,看样子快不行了!”

王大帅眉头一皱,二话不说,扔下手里的工具,跟着宝妹就往学校奔去。两人赶到时,只见张脑栓躺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气息奄奄。

王大帅也顾不上和张脑栓的那些恩怨情仇了,俯身背起他就往父亲王春祥的医馆狂奔。一路上,张脑栓的血不断渗出来,滴在王大帅的衣服上。

到了医馆,王春祥和王大帅一番仔细检查后,脸色凝重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王春祥沉重地说:“这摔得太狠了,全身骨骼几乎都断了,内脏也有损伤。”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手术,好在王春祥医术精湛,总算是把张脑栓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不过,张脑栓这一躺,就在炕上躺了半年多,才慢慢有了点起色。

转眼间春节到了,孙瞎拄着他那根破竹竿,一摇一晃地来到张脑栓家拜年。看到病恹恹的张脑栓,孙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脑栓啊,我之前就跟你说过,带娣那姑娘你招惹不得,你偏不听。”

张脑栓躺在炕上,有气无力地苦笑:“老孙啊,现在我算是信了,这一年三次想对付王大帅,都落得这下场。”

孙瞎靠近了些,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你知道吗?王大帅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天煞孤星,你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以后可别再瞎折腾了。”

张脑栓听了,心中一惊,眼神里满是惊恐和懊悔。

春节过后,张脑栓才能勉强拄着拐杖下地行走,那脚步虚浮得像踩在棉花上。

而此时的王大帅,正为他工厂的事发愁。1990 年春天,工厂好不容易彻底建成了,可资金却短缺得厉害。夜里,王大帅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宝妹在一旁心疼地说:“大帅,要不咱找张喜来帮忙吧,他肯定有办法。”

王大帅一听,“噌” 地坐起来,眼神坚定得像燃烧的火焰,大声说道:“不行!我王大帅做事,靠的就是自己的志气,绝不去求别人!”

王大帅看着工厂的账本,眉头拧成了麻花,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这可咋整?” 工厂修建超了预算,账面上只剩下那可怜巴巴的不到两万块,这点钱,塞牙缝都不够,还怎么开工厂?

夜里,王大帅愁得睡不着觉,一把抱住宝妹,唉声叹气。白天呢,就坐在山道边,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烟雾缭绕中,那满脸的愁容都能拧出水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990 年阴历二月,春寒料峭,可王大帅的心比这天气还冷。工厂像个无底洞,把钱都吞了进去,他整个人都快被这资金问题给逼疯了。就在他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张建国夫妇回来了,像是一道光照进了这黑暗的日子里。

“大帅!” 张建国和小燕一进王大帅家门,就激动地喊起来,三个人一下子紧紧抱在了一起,那股子亲热劲,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重逢。

小燕松开手,上上下下打量着王大帅,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大帅,你咋瘦成这样了?” 这时候宝妹也迎了上来,拉着小燕的手,又是问这又是问那,满屋子都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张建国长舒一口气,脸上满是眷恋:“在外面闯荡这么久,哪都比不上咱大凉山,大帅,我们回来就是帮你的!”

张建国在村里转了一圈,看到王大帅那工厂修得气派,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回到家,他也不兜圈子,直接问:“大帅,工厂都盖好了,咋还不进机器?是不是手头紧,没钱了?”

王大帅苦笑一声,无奈地点点头:“建国,不瞒你说,我现在是真愁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小燕眼珠子一转,突然一拍手:“大帅,咱集资啊!让大凉山的乡亲们都出点钱,一起开厂,以后按股份分红,这样钱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王大帅一听,却皱起了眉头:“这能行吗?万一乡亲们不愿意,或者以后厂赔了钱,他们闹起来,我这名声可就全毁了。”

小燕摆摆手,自信满满地说:“大帅,你放心,集资这事全凭自愿,想入股就入,想退就退。你的人品大家都信得过,我看啊,凑个两三百万都没问题。”

说着,张建国和小燕拿出一个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二十沓钱。“大帅,这里面十五万是我们入股的钱,另外五万,是还你之前的情。”

小燕拍拍胸脯:“大帅,给我十天时间,我保证给你筹到一百五十万,你就安心准备买机器、招工,把这厂开起来!”

第二天,张建国和小燕就忙活起来,在各大队部门口贴上了集资告示,上面写着:入股自由、退股自由、多入多得、少入少得、不入不得。这告示一贴出来,就像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在大凉山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