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周卫国带队过江

不多时,刘三就顺利抵达了对岸。他手脚麻利地将一根粗实的绳子紧紧地捆绑在岸边一棵粗壮的大树上,然后朝着对岸模仿起野鸭子的叫声来。那声音清脆响亮,穿透力极强。周卫国闻声立刻指挥手下人将绳子牢牢固定住,并将刚刚制作完成的竹筏子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接着,有人巧妙地用绳子做出一个套索,稳稳当当地套在了连接两岸、绷得笔直的绳子之上。这条绳索就如同一条空中索道一般,横亘在江面之上,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竹筏子的首尾皆紧紧地系缚着坚韧的绳索,如此一来,待到竹筏顺利抵达彼岸之后,留守在此岸的战士便能够牢牢抓住这绳索,用力拖拽,将竹筏迅速拉回;而已经成功渡过怒江的战士们同样可以握住绳索,借助其拉力,促使竹筏以更快的速度穿越江面!

仅仅过去了半个多小时,那看似单薄脆弱的竹筏子竟然在汹涌澎湃、水流湍急的怒江中往返穿梭了整整四次!每一次的来回,都承载着周卫国以及众多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终于,在这一次次紧张刺激又充满危险的摆渡过程后,所有人都安全地抵达了对岸。

上岸后的周卫国没有丝毫犹豫,他果断地打出一连串手势,向身后的战友们传达出无声的指令。战士们有条不紊的将竹筏子拆开藏好,将绳子解开,藏于水下,为这支部队留下了退路!紧接着,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朝着和顺方向疾行而去。

周卫国身先士卒,带领着众人在那片茂密幽深的树林中飞速前进。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相互交织,几乎遮蔽了天空。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片原本应该宁静祥和的树林此刻却四处散落着残缺不全的尸体。这些可怜的尸体大多是无法跨越怒江天险的远征军将士,他们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长途跋涉至此,本以为终于可以回家了,却最终被这条无情的怒江阻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只能含恨倒下,永远长眠于此。

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这一带土生土长的普通老百姓。那些凶残成性、毫无人性可言的日本鬼子,犹如恶魔一般四处游荡,肆意抓捕无辜的百姓,强迫他们前往指定地点帮助修建地堡工事。一旦这些可怜的人们被抓走,便如同踏入了鬼门关,几乎没有人能够活着回来。

起初,鬼子们会用黑洞洞的枪口指着百姓们,逼迫他们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然而,更令人发指的是,这帮畜生竟然连一口饭都不肯施舍给辛苦劳作的百姓。由于战争的消耗和资源的短缺,鬼子自身的物资供应也是极为匮乏,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分给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于是,在饥饿与疲惫的双重折磨下,许多百姓最终因体力不支而活生生地累死在了工地上。这样悲惨的场景随处可见,简直惨不忍睹。

即便有极少数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运气勉强存活下来,但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死亡的命运。那个名叫竹内连山的日军头目,担心这些幸存者会泄露地堡的机密,毫不犹豫地下令将他们全部残忍杀害。

面对如此恐怖的局面,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别无选择,只得像惊弓之鸟一样四处逃窜躲避。但只要不幸被鬼子的巡逻队发现,那便是必死无疑。而这片林子之所以会出现众多死去的百姓尸体,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鬼子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再多的纸张,也难以记录完他们的累累罪恶!

突然间,只见周卫国猛地举起右手,打出了一个干脆利落的停止前进的手势。这一动作如同无声的命令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队伍。所有的战士们心领神会,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而又默契地蹲下身子,手中紧握着武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就在这时,龙文章一路小跑来到周卫国身旁,压低声音焦急地问道:“周团长,到底发生什么情况了?怎么突然停下不走了?”周卫国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一小片明显经过人为开垦的地方,他面色凝重地指着那里对龙文章说:“看那处地方,有被人翻动过的痕迹,我估计这里藏有人。你带上几个机灵点的战士,悄悄地过去搜索一下,务必小心行事。”

龙文章闻言,立刻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朝着身后喊道:“不辣、蛇屁股,你们跟我来!”听到呼唤声,二人快速跑到龙文章身边。接着,五个人猫着腰,轻手轻脚地向着前方那片可疑区域摸索而去。他们的脚步放得极轻,仿佛生怕惊动了隐藏其中的敌人。

没一会儿功夫,他们便来到了一座破旧不堪的庙宇前。这座庙看上去已经荒废许久,墙壁斑驳脱落,屋顶也破损严重。然而,当龙文章等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庙里时,却发现里面竟躲着几个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的百姓。这些百姓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身体瑟瑟发抖。

经过一番询问,众人才得知原来他们都是来自附近莲花镇的幸存者。据他们所述,最近这段时间,周边的好几个镇子都遭到了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入侵。那些丧心病狂的鬼子不仅抢走了百姓们辛苦积攒下来的粮食和财物,还放火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房屋。更可恶的是,鬼子们抓走了镇上的男人们去修筑地堡工事,而女人们则被强行掳走,成为了鬼子们发泄兽欲的工具。

即便如此,除了和顺镇以外,其余几个镇子的民众依然抱定必死之心,坚决要抵抗到最后一刻!由于缺乏粮食供应,这些勇敢无畏的人们毅然选择在这个人烟稀少、条件恶劣的地方自行耕种。在这艰难困苦的时刻,我大华国的百姓们将五千年来传承而下的生存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与勇气,自力更生,在逆境中艰难地谋求生存之路。

小主,

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大华国得以延续数千年的奥秘所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孕育出了全世界最为顽强不屈的人民,他们亦是全球范围内最能吃苦耐劳的群体。

令人感动的是,当得知龙文章一行人的目的地是和顺时,这几位善良朴实的百姓毫不犹豫地告知了他前往和顺的捷径。这条小路不仅避开了凶残的鬼子巡逻队,甚至连地图上都未曾有过任何标记。为表达感激之情,周卫国慷慨地留给这几位百姓一部分珍贵的粮食和罐头后,便率领着队伍迅速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小路,朝着和顺镇奋勇前进,决心完成此次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孟父自幼聪慧过人,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领悟,更是广泛涉猎西方先进知识,可谓学贯中西。年轻时的他曾满怀壮志豪情,立下宏伟志向——发明永动机,渴望凭借自身卓越才华与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伟大事业,成为受世人敬仰的文化巨匠。

然而事与愿违,现实中的孟父最终并未走上这条光辉道路。随着岁月流逝,他逐渐变成一个思想守旧、观念迂腐之人,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不合时宜的想法。平日里,他总是喋喋不休地咒骂国家、诋毁军人,似乎对周围一切都充满不满和怨恨。如此行径使得他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沦为众人眼中那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形象。

尽管孟父如今这般不堪,他还是给自己找了很多不能死的理由。他自觉身负多重重大使命:其一,他需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二,他承担着文化传承之重任;其三,那些珍贵古老典籍的妥善保管工作亦落在他肩上。可惜再多的理由也骗不了人!

而他之所以一直苟且偷生至今,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不齿的真相——他性格懦弱无比,贪生怕死。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充当汉奸伪保长一职,以换取暂时的安稳生活。对于这个事实,孟父内心深处虽心知肚明,但却从未有勇气向他人坦诚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