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何没说的事,还要看是谁来裁定......
冯宝出也不绕弯子了,道:“是这样,我在乡间有一同案,他母亲是我们当地有名的收生婆。
十几年前吧,曾被当时的县太爷勒派验奸。你也知道,这种派差是不能拒绝的,尤其当时那位县太爷有些酷辣,更是不可能拒绝。
我这同案的母亲没办法,又想着替人伸冤,也算积德,便去了。后来这位县太爷又派她去过一回,反正一共就这么两回。”
勒派验奸?这怎么跟贱业扯上了关系的?
冯宝出继续道:“这不是朝廷严查冒良冒考的吗?各县人人自危,知县生怕因为没有提前发现被连累,所以还没等巡按到就开始严查。
结果也不知是谁提起我这个同案的母亲曾经验奸,迹类仵作。说是虽未入贱民册籍,但也当算贱民。”
秦云何听了也有些沉默。
按说收生妇女在乡间当算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就是验奸......
律条中自然不会写这算是贱业,但是迹类仵作的说法,恐怕很大可能被采纳。
前几天秦云何才看到一个祖辈生活难以为济时花鼓卖唱的,被举报冒良的。卖唱时间不过三两年,也未入贱籍,然而还是因为曾从事过贱业,最后被判定已属贱民......
冯宝出见秦云何沉思不语,心沉了沉。
“云何,”冯宝出语气几乎是有些恳求:“你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有没有办法保住他的功名?说真的,我这个同案人品、才学,无不是一等一的。他自己怎么也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这样的原因被认定为贱民。
还有他母亲,这一辈子收生的孩子没有一百也有几十,在我们当地也是很有几分声望的。”
“云何,你看,”冯宝出犹豫着开口:“你看能不能问问巡按大人,这种情况算不算贱民......”
秦云何没见过冯宝出这样的语气,就是当初候职着急,跟他打听走的谁的门路的时候,也没有这样急切过。
秦云何犹豫了一下,道:“你这个同案的母亲在当地确实有声望吗?”
“千真万确!”冯宝出赶紧道:“不光我同案的母亲,就是我同案, 在我们当地做先生,也挺受人尊重的。”
秦云何点点头,道:“若真是如此,我倒是有个办法,你或许可以让你的同案试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什么问巡按,秦云何是不敢去问的。就田御史的性子,秦云何若问了很可能自己就都得让弹劾。
不过以最近看冒良案卷的经验,给冯宝出出个主意倒是可以的。
“若是你同案的母亲在当地确实有声望,可以试试多请些乡邻为他作证。我最近看过几个曾从贱业但未入贱籍的,实在无法定论的,他们的良贱认定,会偏向于以乡间评论为依据。
若你的同案母亲确实在当地有声望,想必人们不会认为她像仵作,更多的是认定她是收生妇女,只要多数人都认定她是收生婆,大概率就能认定为清白良民。”
冯宝出有些不太相信,问道:“云何此话当真?”
秦云何点点头:“至少我看过几个被攻冒籍却未被认定为贱民的,多是这样认定的。我觉着至少巡按还是比较接受这种认定的。”
秦云何又想起冯宝出一向的行事风格,赶紧又补充一句:“但是要那些乡邻真的自发的认为她是收生婆,千万不要想着花钱买通。若真这么干了,再无转圜之机。”
冯宝出听了立刻道:“好好,我知道了。”
听了秦云何的建议,冯宝出显然松了一口气:“云何,还得是你有办法啊。”
秦云何赶紧道:“不是我有办法,你同案本就无辜才能辩驳。再一个,能否成还得看当地乡邻怎么说。”
“云何放心,我肯定不会跟人说是跟你讨过主意。无论成或不成,你的大恩我记在心里了。”
冯宝出拱拱手以示谢意。
“别别,这不算什么大恩,不过是出个主意而已。”秦云何想了想又道:“如今各府都在严查冒良的,也不知你们的知县会不会听不进去。若真的不肯以乡评为据,也可以等到巡按大人来了,再找巡按大人分辨。”
冯宝出听后起身,郑重的作了一揖表示感谢。
----
因为被勒派验奸就认定贱民的和卖唱但未入贱籍也被认定贱民的,都是查到有相关例子写的。
至于以乡评为据认定是否良民也是确实存在的情况。
不过说真的,我看到的案例,被攻冒籍的,好像大多数都被认定贱籍了。反正有册籍按册籍,没册籍按是否从贱业,再就是乡间认定那人是不是从事那个行业。
感觉就是,既然有人举报你贱籍了,说什么都得想办法认定下来......
无语......还是现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