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中秋佳梦其十五

见众人已经为自己的威仪所震慑,梁玉洁微微挑起嘴角,仅仅是一个笑容,众人便觉得她突然变了亲切了些。

“诸位,不必紧张,朕虽是武将出身,但也饱读诗文,往次诗词大会的优秀诗作之后也都会送到朕这里来,此次也只是耐不住等待,想要直观感受诗会氛围罢了,朕与各位并无不同,只是个看客罢了。”

即使相隔较远,梁玉洁的声音依旧清晰无比,一出口便是国泰民安的感觉,安抚了众人紧张的心情。

当然,诸位诗人都知道,无论女帝表现得多么亲民,该有的分寸还得有,她虽然真的是那么说,但你不能真的信,不然就等着掉脑袋吧。

庄霖看看四周,几位早已写完诗词的人也再次低头看看自己的作品,生怕惹了什么“乌台诗案”。

庄霖倒是无所谓,反正他写的那玩意和朝廷八竿子打不着。

戚轻想了想,自己抄来的《明月几时有》可能多少有些不适合她自己的身份,但应该也没事,哪怕自家老妈自己代入了也没什么不适的地方,也可以趁机看看老妈会不会有点什么表情变化,好看看她对自己的态度。

“好了,诗会照常进行,诸位,按序展示吧!”

一挥手,四处升起孔明灯,点亮了夜空,但也压不住当空照耀的明月。

女帝身后安排好了椅子,说完她便坐了下来,把场面留给众诗人。

于是,众诗人便略带忐忑的继续展示自己的诗作,有人虽然写得不错,却因为是在女帝面前展示,紧张到了声音都发颤的程度,司仪看不下去,只好请老乐府官替他读诗,顺便做了欣赏。

老乐府官不愧是老乐府官,即使在女帝眼底下,依旧完全不掩饰自己对于诗词的痴迷,最后作为结尾的诗作,加上女帝亲自到场观看,众人也都是铆足干劲,反复推敲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这让老乐府官十分的过瘾,面红耳赤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兴奋,是看到了诗词文化兴盛打从心底的欢喜。

到了最后的环节,其实主打的就是一个热闹氛围,乐府官们就是看到了写得欠妥的地方,也没有像之前一样指出来,只是逮住写得妙的地方反复夸赞。

女帝也不扫兴,时不时出声大力夸赞,把氛围尽可能搞得热闹,让众人知道,自己确实是来当看客的,这也确实让后面的诗人展示诗作时候都稍微从容和一些。

潇洒展露才华的诗人,兴奋夸赞的乐府官,不停欢呼的民众,以及与民同乐的女帝,四周飘荡的孔明灯在冰冷的夜空留下温暖,在星星暗淡的月圆之夜充当起点缀夜空的作用,当空的月亮照亮整个长安。

庄霖眯眯眼,果真是盛世,如此热闹的夜晚,他依稀想起曾经的除夕夜,那时候抬头还能看到漫天烟火,低头则是真正讨人欢喜的春晚,而非如今冰冷的夜空,零零散散的几道寡淡的烟花,尴尬的“包饺子”。

甚至不如游乐园的烟花秀壮观。

真好奇这样盛世的除夕会是怎般模样,但自己和轻儿终究是不会留到那个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