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樽回答得滴水不漏,眼里看不出任何不悦。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半面小金虎,恭恭敬敬地双手托着举过头顶。
景帝还以为收回兵符多少会有些波折,至少赵樽心中怨念未散,说不定会找理由拖上一些日子呢!没想到赵樽竟然这么爽快,一回来就主动交出了兵符。
景帝迅速转头与魏丞相对视了一眼,两人眼里都是掩饰不住的雀跃。
魏丞相轻轻朝景帝颔首,景帝心神领会。
“哎呀!既然赵爱卿已经回来了,何必那么着急呢!”景帝一边压着心中的激动开口,一边对身边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会意,走到赵樽面前接过兵符后,又转身交到景帝的手中。
兵符到手,景帝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他叫来御林军首领,命他带人火速护送兵符到北关,亲手交到曹雄的手上。
处理好兵符的事,景帝才转头给赵樽送上了一顶高帽子。
“爱卿驻守边关多年,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有乃父之风,朕深感欣慰啊!先帝也曾说,这些年有镇国公父子驻守北关,朕无忧矣。”
赵樽心中冷笑,回答却依旧得体:“臣不敢当,为大景镇守边关是微臣父子的本分。”
小主,
景帝想了想措辞,继续说道:“哎!朕知道爱卿这些年兢兢业业,但边关艰苦,朕总不能让你一直待在那穷山恶水之处受苦吧。所以,此次宣爱卿回京述职,不但要褒奖犒赏,也是时候该让爱卿回到繁华之地来享享清福了。”
“多谢皇上体恤。微臣谢恩!”赵樽伏地叩首。
赵樽这样的回答显然就是接受朝廷的决定了,景帝觉得自己这套说辞冠冕堂皇,很是高大上。
他斜眼看向魏丞相,果然,魏丞相偷偷给他比了个大拇指。
这时,赵樽想起了韩蕾让他进献的八哥鸟。他蹲下身拿起鸟笼后,恭恭敬敬的垂首举过头顶。
“陛下,臣在北关时,偶然抓得一只鸟,它会与人说话,臣一直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