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朝汇春楼走去。
汇春楼。
作为汇香楼的死对头,两家酒楼就在一条街上,彼此针锋相对,互相看不惯。
虞苏差点走错了地方。
她等了半晌不见人影,正要离开时,却意外看到了虞娟丽。
她面带笑容,脸上的喜色几乎要溢出来。
那笑容明晃晃的,哪里藏得住?
虞苏轻哼一声,嘴角微微上扬。
小反派笑得灿烂,必定有古怪。
不再多想,虞苏转头去了汇春楼。
小厮领着她进了雅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年轻公子。
对方穿着狐裘,白色绒毛映衬得他面若冷玉,清贵如雪。
十月的天气尚未见寒风刺骨,这般穿着,倒叫人觉得有些奇怪。
虞苏不由多看了两眼,心想真是个怪人。
就在她打量着沈桓,沈桓同样在仔细端详着她。
眼前这位女子眉目明丽,杏眼桃腮,举止从容中带着几分凌厉,与他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沈桓略带惊讶地开口:“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梦里归舟,竟是如此年轻的女子。”
虞苏不想拖沓,直接切入正题:“那篇指责我不孝的文章,是谁写的?”
沈桓微微一怔,心下了然。眼前这位,怕是京城近来颇负“盛名”的虞二小姐。
“这个我恐怕无法相告……”沈桓话未说完,就被虞苏打断。
“且慢!”虞苏语气强硬,“这些年,我为你墨香斋提供了多少点子?你该知道,凡事都讲个投桃报李,是时候还这份情了。”
沈桓嘴角微抽,暗道,小姐,你可曾忘记那些润笔费?买点子可是要银子的。
虞苏仿佛看穿他的心思,冷笑道:“你给我的润笔费,和我为你带来的收入能相提并论?若没我,你这墨香录还真能风靡京城?”
沈桓靠在椅背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她。
虽说她话里有些夸张之辞,但不得不承认,那些创意确实为墨香斋立下了汗马功劳。
“虞小姐,当初你写那篇讽刺昭华郡主的文章,我也冒了风险登刊。要知道,礼亲王府的面子可不是谁都能驳的。”
虞苏抬起眼皮,语调凉凉,“别把你说的那么高尚,你不也赚得盆满钵满?那一期的《墨香录》几乎京城人人一本。沈公子也别搪塞我了。我只问一句,你今日是帮,还是不帮?”
雅间里顿时安静下来。
沈桓抱起手臂,微微一笑,像是打量着对手,又像是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