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玄眉头轻皱,他觉得第二种方案似乎更具吸引力,但一想到身处古代,这么做显然风险极大,谁又能保证一定会成功?
“长老,你怎么看?”张正谟见张北玄沉思不语,出声询问。
张北玄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教主,我以为第二条路虽好,却未必是最优选择。”
“哦?”张正谟看着张北玄,饶有兴趣地问道,“为何?”
“教主,我刚才仔细斟酌了一番,我们的兵力不足三千,这些士卒大多是新招募的兵员,武器装备尚未齐全,训练也还不够充分,贸然进攻,万一遭遇敌军主力,恐怕会遭受惨重损失。”
张北玄进一步解释道:“我建议,可以先集中精力训练士兵,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南等地购置武器和铠甲等物资。”
“嗯,长老所言有理。”张正谟点头道,“诸位可有什么不同意见?”
“教主,我反对!”此话出自黄莲护法之口,“我们如今士气高涨,应当乘势追击,一举攻下襄阳。”
“你反对?”张正谟扫视众人一圈,问:“诸位有何看法?”
“教主,黄莲护法此言欠妥,虽然士气正盛,但若仓促出兵,恐非明智之举。”青莲护法铁牛站出来,语调平稳地说道。
“我倒是赞同黄莲护法的意见,趁着士气正旺,正适合发动进攻,夺取襄阳。”另有一人附和道。
张正谟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说道:“诸位,长老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目前士气旺盛,确是进攻的最佳时机,但问题在于兵力不足。”
张正谟说到这里,稍作停顿,又继续道:“若不幸失败,我们只能撤退。这次我们得以全身而退,纯属侥幸。若是下次呢?运气未必总站在我们这边。”
这句话令不少人陷入沉思。的确,类似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有一次,张正谟率领白莲教攻打一座小县城,差点被守军包围。如果不是张正谟果断杀出重围,恐怕白莲教早已全军覆没。
张正谟继续说道:“如果我们现在急于发动进攻,必然导致巨大伤亡,届时即便想守住城池,也将力不从心。”
“因此,本教主决定暂且放弃攻略其他县城,先行巩固枣阳的防御,并积蓄粮草、强化兵备,之后再做下一步计划。”
张正谟做事一丝不苟,将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张北玄也不得不对他的冷静佩服三分,更无法动摇他的决策。
这一夜,张北玄留在了枣阳城,与张正谟谈至深夜。
张正谟对他极为热情,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张北玄是他极力拉拢的关键人物,拥有他在手,就等于掌控了白莲教的命运。
张北玄告别张正谟回到住所后,便直接倒头休息。
翌日清晨,白莲教按照既定方案分为两路行动。一路由张正谟亲自统领,带领两千五百余主力部队前去清剿周边郡县;另一路由张北玄等人负责,留守大本营枣阳,其中青莲护法铁牛也在留守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