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分粮

“我家志华他是机械厂的一名正式工人,一级电工,工资呢,每月有三十五块五,口粮定量是三十五斤,还会发放各类票据。”

“三十块五啊?这么高的工资啊!”

“啧啧,不得了啊。秀蓉,嫁到县城去了,以后就吃商品粮了,再也不像我们一样到地里刨食了。”

“秀蓉,我真羡慕你啊,以后过上好日子了。”

梁秀蓉在村里人的恭维声中,愈发自豪,喜气洋洋地讲着婆家的情况。

“我公公在食品厂工作,他工资高,一个月有五十二块。志华的大哥大嫂是铁路职工,单位分了房子,搬出去住了。两口子工作都很忙,三个小孩都是我婆婆在带。志华的三弟是医学生毕业,在市里医院上班,最小的妹妹还在读初中。”

梁秀蓉的丈夫林志华对她把自己当成勋章向村里人展示炫耀的行为,感到烦躁和压抑,只能靠理智强忍着。

他是个体面人,不想让乡亲们觉得他孤傲看不起人。宣传里说,工农本就是一家人,他对乡下农民们都很尊重,因为粮食蔬菜都是农民们辛苦种出来的。

梁秀蓉假装不知道丈夫不高兴,极力向亲戚邻居们介绍他。如今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证也扯了。他高不高兴无所谓,她已经是他家的人了。

这是她迄今为止最风光的时刻,村里人看她的眼神都是羡慕。

连一向不把她放在眼里的梁三爷,也开口对她说了话:“秀蓉丫头,你要记住,无论你嫁到哪里,你都是咱济和大队长的人,我永远也是你的三大爷,你可不要别忘了本啊!”

大贵嫂子不像别家媳妇说酸话,真心为她感到高兴:“恭喜你啊,秀蓉,一定是你娘和弟弟在天之灵保佑你呢。”

梁秀蓉伸手抹了抹眼睛,声音有些哽咽:“是呢……我爹娘,还有弟弟都在地下保佑着我。”

当然也有不少说酸话的,问她结婚怎么那么突然,为什么没有办酒席。

梁秀蓉早就知道这趟必然会遇到刁难,提前和丈夫商量后,准备好了一番措辞。

“城里结婚简单,不像我们乡下要办酒席,也不拜天地的。领证当天,就请亲戚朋友来吃家里热闹了一下,对着伟人头像鞠个躬,就算礼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