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拉登做卷子时,边上的会议室内,大人们也聊得热火朝天。
“沈同志,你家小娃多大了?”徐校长先向沈爸爸问道
“5岁了,76年10月14生的”爸爸说的是农历
“76年,那实际上还不满四岁。
他是自学的?还是你们谁教的?”
“我们都不识字,我也不知道他会识字的。”
“他舅舅,你以前教的是小学还是?”罗老师问小舅舅,小舅舅也明白罗老师问话的用意。
“我教过小学,也教过初中。
我以前给过拉登一些书的,有时候也会教教他算术、写字等。”
这时候,外公开口了,
“具体情况等以后再问他自己吧。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他做的不错,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上学了?”
徐校长表态道:“罗老师说他认字很多,都可以流利的读报纸了,而且他要求罗老师给他准备三年级的卷子。
所以只要你们家长同意,他入学没有问题。
现在就看他做卷子情况,我们再商量他读几年级吧。”
“那这个学费怎么交?”这时,口袋里没有分文、分家还分到了10元饥荒的爸爸有点不安了。
“这个怕啥!钱我们这里有,难道读个书还读不起了?”
外公是最支持小孩子上学的,只是妈妈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外公为此还拿棍棒教育妈妈来着,直到妈妈发下‘永不后悔’的誓言后,才没有再逼着她去上学的。
“伟人不是也说了嘛‘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相信,像这种特殊情况,学校也应该会有特殊照顾的。”
外公还是比较能够拿桥的。
难道是:沈拉登在隔壁给他写的信他已经收到了!
徐校长有点被架起来了,“特殊情况,我们一定会特殊对待的。
看看具体情况吧,我们再问问教育局有没有相关的政策。
外公,你们是哪边人?”
徐校长不敢承诺什么,只能转移话题,开始闲聊了
。。。。。。
做完了这张语文卷,沈拉登也不想再做其它的卷子了,语数各一张,而且是最难的,应该完全能够表现自己的水平了。
“朱老师,我做完了,语文数学各一张。”
“好,那我叫他们过来”
不一会儿,二张卷子的成绩出来了,数学100,语文76。
沈拉登看到徐校长看语文卷最后的‘给外公的信’时,脸是一抽一抽的;
而小舅舅在看完后,则是哈哈大笑,
“哈哈哈,写的好啊,今天回去我就把书整理出来,明天给你送过来。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