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帆有点无语,这校长整的是哪一出呢?
见杨云帆不说话,吴老师笑了,说:“得了,等着,我给校长打电话,他有事找你呢。”
和校长通过电话后,二人来到校长办公室,王校长桌上也是文件一大堆,从文件中抬起头,校长顺势又转了转脖子说:“老啦,忙一会儿,就累的不行,正好你俩来了,我也休息一会。”
杨云帆见校长坐直了身体急忙问:“校长我那申请您为什么不批啊?差那了。”
王校长盯着他问:“先别问为什么不批,我想问问你,这么着急毕业,是不是想出国,联系好那个学校了?”
杨云帆听了心想,这是谁造的遥于是说:“我出那门子国,我那么多产业都在国内,出去干嘛,在说,能在国内当大爷,干嘛非去国外当孙子。”
王校长脸色好看了许多,这个学生不止是状元那么简单,自从上次经济会议,王校长对他是刮目相看,清华全是尖子生,但像他这样既懂技术,又懂金融,大局观强,又有远见的少之又少,主要是大局观和远见,那两篇关于系统和芯片的论文,他认真的看了,也认真的想了,很认同。
这件事能想到的人有,但能愿意去做的人少,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花了大量的钱和精力,或许都研究不出来,真研究出来了,也不一定比人家的好,那费这劲干什么,直接买就得了呗,这种思想太多了。
“那你想干啥?”
“我这不是着急建一个网络公司吗,上次的论文您也看了,我不是写着玩的,别人不愿意干那我干,就这么简单。”如果是上一辈子,杨云帆肯定没这么高尚,天天背着贷款过日子,不骂娘都是好同志了,怎么可能高尚起来,可现在不同了,钱可以说伸手就来,那怕是现在拥有的财富,也是几辈子花不完,做点高尚的事也不是不行,达则兼济天下吗。
王校长说:“不出国就行,你这事啊我和吴老师商量了,原则上同意,但我有个条件。”
怎么还有条件呢?杨云帆又问:“什么条件?”
“我们希望你留校。”
杨云帆一脸的不情愿。
王校长看他那样,气就不打一处来:“你看你那表情,你还不乐意了,这好事是一般人能趟上的吗,咱这是清华,你以为那三四流学校那,你知道我费多大劲做通别人的工作,气死我了。”
一看校长急了,杨云帆马上安慰:“别急,别急,这大年龄了,脾气这么暴躁,我不是怕没有时间参与学校的工作吗?”
吴老师在旁边笑呵呵的看着,校长这是爱才了,要不然一般人可入不了他的眼。于是跟着解释说:“我们是希望你在学校先挂个职,这个事是你提出来的,已经报上去了,上边也很重视,而今年我有一个课题,就是关于系统建设的,希望你也参加,把这个课题做起来,当然你要想读研,那就正好,这样你的研究生课题也有了,公司的事也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