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三十三两

不知道是因为终于可以回家团聚了,还是因为楚晨说的,如果举家搬迁到福州,可以为自己解决住处和田地的问题。

毕竟,这些前去当兵的,家中条件一般都不是很好。

要是家中富庶,谁又愿意去拿命去搏呢?

“伯韬,你知道么,经历过战场历练的人,不会再满足于挥舞锄头的?”

楚辰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就不说自强军从左哨开始,自己就一直在灌输的民族、国家观念,为人民为百姓为家人而战的思想。

小主,

就光是自强军的饷银,就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每月六两的饷银,放在普通人家绝对是高收入。

以现在的低价,一个月的饷银就可以购买大半亩上好的水田。

甚至养活一家也没有问题。

清末,统治阶层设置了一个三十三两陷阱,来实现他们的统治。

就是说,普通的农民,在一年光景好的情况下,通过努力的劳作,能够赚到三十三两白银。

但是高昂的地租、繁杂的赋税以及家庭的支出,平均下来一年要花去三十六两银子。

所以,尽管节衣缩食,一年到头,还有三两的亏空!

这还是碰上没有意外的光景,如果出现旱灾、蝗灾等天灾人祸,那就只有卖田卖地,有的甚至卖儿卖女,沦为流民,四处乞讨。

这种时候,地主和一些官绅就会以极低的成本,将农民的土地买走,转手再租给农民。

就这样,庞大的农民群体,每年只能无休止的劳作,才能够勉强过上安生日子。

这样的日子,曾经在新疆广阔的原野上策马驰骋,将阿古柏军队撵的慌慌如丧家之犬的西征军将士,甘心吗?

湖南籍的官兵出发了,大军瞬间少了三分之二还多。

仅剩了不到一千人。

楚辰安排剩下的人员在长沙府城外安营扎寨,至于他自己,还有要完成的任务。

那就是,送左哨四名战死的兄弟回家!

令楚辰没想到的是,前三个都很顺利。

可就在最后一家,却出现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