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民,聪明、勤奋、坚韧不拔!
现在一时的落后,并不可怕。我相信,靠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洋务运动将会迎来巨大成功!
我们将会迎头赶上,重新创造辉煌!”
楚辰的话,让一旁的钦差丁日昌以及福建方面的人员,热血沸腾!
楚大人真敢说啊,在洋人的记者面前,这样的口吻,就像是一篇战斗檄文,向整个国家的有识之士,发出了号召!
从此,楚辰将成为这片土地上,对抗洋人,谋求自强的代表人物!
庭审结束了,但是后续的影响却开始慢慢发酵……
楚辰一行人,回到福州府衙,受到了一波巨大的欢迎!
楚辰与英国人的对抗,导致福州上下,对于这个新任知府充满了信心,特别是侯官县和闽县,被乌石山教案困扰多年的两地。
在他们眼中,只要把教会赶走,就是巨大的成功!
两位知县,对楚辰感恩戴德,毕竟没有楚辰的介入,这次的教案,就会让他们两人至少丢掉头上的顶戴花翎!
以林应霖和周长庚为首的士绅群体,将楚辰看做是对抗洋人保护百姓的守护神。
丁日昌作为钦差大臣,妥善解决了教案问题,在向朝廷汇报的奏折中,将个中曲折和楚辰的表现,大书特书。
《万国公报》、《申报》等报纸都报道了这次罕见的诉讼,作为清国人状告外国人的典型案件,受到了极大关注。
《万国公报》作为美国主办的报纸,更加中立和公正,对教案和庭审始末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大篇幅提到了楚辰,甚至不吝称他为“清国最了解欧美官员”。
英国主办的《申报》则比较含蓄,称乌石山教案是安立甘教会的一次巨大打击,并将楚辰看做是清国崛起的强硬派人物。
“好!好!好!”
“好一个迎头赶上,重创辉煌!”
帝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内,恭亲王奕欣,将手中的报纸拍在桌子上,站起身来负手来回踱步。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了!
“文韶啊,左宗棠推荐了个人才啊!这才刚去福州,就开了这么一炮!让洋人吃瘪,好久没有过的事了!”
奕欣仿佛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咸丰和慈禧在英法联军来临之前,逃往热河。
留下自己收拾帝都的烂摊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时的他,与侵略的洋人交涉受尽了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