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是不是?”
姜东欣喜,终于遇到一个识货的,看来这南城市的作家也不都是跟郁逸峰一样。
柳南松哈哈大笑,“还是老董识人!”“做作协副主席的境界就是不一样。”
张唐风也点头迎合,“有些上过大学,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人,写出来的也没有姜东这么好。”
这句话如果被潘晓筠听到了,一定要气死。她就是科班出身,可却没有姜东的稿费高。
孙亚梅暗暗伸出一个大拇指对姜东赞扬。
旁边的郁逸峰脸色微微一红,非常尴尬,他后悔刚才说的那些话,暗自庆幸董文瑞刚才没在这里。
小主,
“董主席所言极是!这世上就是有一些人有天分!写出来的东西就是要好。像姜东这样的人才真是不可多得。如果是让他去上大学训练上几年,那肯定更是了不得啊。”
郁逸峰拍着姜东的肩膀大声说道:“董主席,我已经准备把姜东的这本书推荐给周围的人,让他们也看一看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
见董文瑞看好姜东,郁逸峰一改之前的态度。
听到他这话,孙亚梅别过脸去暗暗发笑。
姜东暗道:要是董文瑞能够早出现一点儿,刚才我就不用喝那三杯酒了。
“好!《亮剑》是为抗战时期一群有血有肉、英勇无畏的军人所谱写的一首优美赞歌。这本书就应该让更多的读者知晓!”
董文瑞说完,又对姜东礼貌地问道:“姜东,等会儿你能否给我一本你签名的书?”
姜东急忙把一本签名的典藏版奉上,董文瑞把书收进了自己公文包里,郁逸峰在一旁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后来又来了三个作家,人齐之后饭局正式开始,酒过三巡之后,氛围热闹了起来。
众人讨论的话题少不了伤痕,反思,寻根,先锋等这些文学时髦话题。
姜东对这些话题根本不感兴趣,但是也会迎合的说一些话来让他们开心。
一顿饭毕,过了几日,南城市的文学圈子里,《亮剑》成了人手一本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