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知道天池吧?”“自是知道。三江之源嘛,就在临江县。”“老哥可去过天池?”“年轻时带人找雪莲上去过。古树茂密,仙雾缭绕,神秘得很。传说有仙人居住,寻常人不敢扰了仙人清静,很少上去。”
“老哥可知道天池附近有个大荒山?”“大荒山?不曾有。不过有个大荒顶子山(即长白山),天池就在大荒顶子山上,不知道是不是公子爷说的地方。”
“大荒顶子山?那这大荒顶子山上可有个无稽崖?”“无稽崖?没听说过。无稽崖,无稽崖……公子爷,无稽崖不知道。可是那山附近曾经有个勿吉哀,对了就是满清鞑子的居住地,他们的老祖宗不叫满族就叫勿吉哀。太祖爷把满清鞑子赶跑了以后,那个勿吉哀族的人也散了。但以前那的人就叫勿吉哀。”(注: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今称满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族,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哀,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勿吉哀、勿吉哀……”云天明一下子想起无量寿禅寺的方丈对他说的名字也是无稽崖(读ai),当时自己只以为方丈是古人,因为古时这个字有时也读ai,但现在想来不是方丈口误,无稽崖即为勿吉哀的谐音。
云天明的眼睛亮了:“这个勿吉哀附近可有个青埂峰或是怪石?”
尚老哥仔细回想了一下后,道:“大顶子山上山峰倒是不少,有没有叫青埂峰的不知道,也没听人说起过。至于怪石嘛,不知道补天石算不算?”
“什么?那里有补天石?”云天明的眼睛都瞪圆了,直直盯着尚老哥,看得尚老哥心里有些发毛——一块破石头至于吗?不过还是道:“当然有啊。就在天池边上。我们当地人传说这块石头是女娲炼石补天时遗留下的,所以叫它“补天石”,石头上还有不少烧过的痕迹。我想想,那块石头就在乘槎河上进入牛郎渡的地方。”
“轰”的一下,云天明感觉自己的“超脑”都不够用了,尚老哥儿说的这段话信息量太大了。
他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居然真有女娲炼石补天时遗留下的补天石?还有乘槎河与牛郎渡,这两个地名代表什么,代表什么?这样熟悉,简直呼之欲出——“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这联诗一下子冲进了云天明的脑中。
原着中这句诗是黛玉和湘云月下联句时所吟,原文为“宝婺情孤洁,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后世所有的红学家都认为这句诗引用了晋张华的《博物志》中的故事,讲述了有人乘坐木筏(槎)去天河,见到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