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开始备考

“这个……首都我没认识什么人,不过我可以问问。”

宋瑾年直接去对门找张志强问了。

张志强说有专门的一个人才市场,聚集了不少工人,里面有不少外地来城里打工的,就有很多泥瓦匠。

根据张志强的说法,孟清欢顺利找到齐了装修铺子的工匠。

孟清欢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地告知他们,从烤炉的样式、大小,到烟囱的走向、高度,再到前台售卖区和后厨制作区的隔断布局,每一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不过她请来的泥瓦匠们来自好几个不同的地方,有人说话口音重,交流有些困难。孟清欢就连比划带绘图的表述自己的意思。

工匠们听懂后还给出了一些专业的建议,孟清欢也认真考虑,和他们一起探讨出最合理的方案。

施工的日子里,孟清欢几乎每天都会过来看看。

来面试糕点师的人倒是也不少,孟清欢挑选了一些年龄适当,住址不远,看起来比较踏实的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面试。

根据铺子的大小,孟清欢选了5个人进行培训。等出师之后,每天四个人上班,五个人轮流休息。

她看着原本空荡荡的铺子逐渐有了模样,几个烤炉稳稳地垒砌起来,结实又美观。为了保证烤炉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孟清欢还亲自监督泥瓦匠们进行调试,确保火候均匀,排烟顺畅。

后厨制作区和前台售卖区之间,下层用结实的木板隔开,上层则是一大块玻璃,既保证了卫生,又能让顾客在购买糕点时看到后厨的部分制作过程,增加一份信任。

除了存放糕点的玻璃展柜,孟清欢还设计了一些小巧的展示架,以后可以摆放一些特色糕点样品,吸引顾客的目光。

在孟清欢的努力下,糕点铺装修完成了。一块崭新的招牌高高挂起,“孟氏糕点铺” 五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招牌右下角,印着熟悉的标志,如果有在运城军区的孟氏早餐店,或者孟氏糕点铺消费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这是同一个老板。

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标志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招牌上。

孟清欢站在铺子前,看着自己的心血结晶,心中满是感慨。

装修完毕,培训好糕点师,再招几个收银和保洁,就可以按照运城军区的糕点铺运营模式继续推进,开业赚钱了。

由于只有糕点铺这边有烤炉,孟清欢和签了合同的预备糕点师们约定了时间,每天下午两点钟开始教习,晚上七点结束。

上午呢,孟清欢就留在家里看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