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犹豫,在众人瞩目之下,徐光祚站在了王守仁身边。
内阁六部和都察院战争,开始准备进入倒计时了。
朝堂之上观政的新科进士,看得脸色凝重了起来。
这一下,不妙了!
朝堂几个重要的大官,要展开竞争了。
王守仁虽然懒得掺和朝争,但朱厚照已经将都察院独立体系了,他作为第一任主官,要是做不好,真要出事。
所以,在其位,谋其政。
做不了面面俱到,我还做不到包拯吗?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偏不倚,哪怕得罪人也不怕。
因为皇帝就喜欢这样的手下。
王守仁和内阁不欢而散。
大理寺只有几个大猫小猫,朱厚照也没下令增补,所以这些大猫小猫,看没戏可看,也就走了。
出了殿,徐光祚带着武勋们追上王守仁:“王老弟啊!今日大过年的,正好有一场饮宴,一同喝喝酒如何?”
“此事……会不会不妥?”王守仁皱眉看着勋贵。
“老弟啊!你也是勋贵!你别忘了身份才是!”
徐光祚哈哈一笑,“而且这是陛下的交代。”
说着,徐光祚指了指边侧低眉顺眼的小太监。
王守仁愣了一下,接着颔首:“也罢,那就一块喝酒。”
“好!爽快!走!”
王守仁入了勋贵阵营,变相都察院算是正式被勋贵控制。
这一下好了,勋贵支棱了起来,对文官来说,不算好事。
内部虽然有小阵营,但勋贵就是勋贵,该有的交流必须要有。
一致对外才是重点。
小阵营,那是皇帝才能进行操纵的。
……
结束了朝会,里外里都是各种声音。
但更重要的是,大诰的消息,很快就有大量的宫中太监,开始跟民间宣讲《大诰》了。
朱厚照的密折制度,也准备开始运行。
但缺人才,让朱厚照脸色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