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南京六部态度

反正要就是要考上之后,观政完毕,出去就能混一个县主簿或者县丞,死活不愿意从吏员开始做。

吏,贱业也!

以至于现在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应天巡抚的丛兰,身兼南直隶的录科事,半天没有响应,报名者寥寥。

若是没人报名,南直隶这边,估计凑不齐朱厚照给的名额。

会沦为笑话。

所以现在毛纪来了,丛兰就在打配合,想要让这个家伙帮自己一把,因此将话题引申到江彬株连山东地主身上:“此来,是为了宁王案收尾吧?”

一听到宁王案,所有南京官员,脸色都一抖。

因为宁王案,江西超过七成的中低士绅家族,被株连,江西一地,半年不到的功夫,收拢出来了将近六万亩的乡镇田。

多吗?不多!

但是少吗?不少!

能从江西一群士绅嘴里,抠出六万亩,朱厚照外派的锦衣卫,已经很给力了!

但这不是最终数字。

江彬南下,带着朱厚照交代给他的,明年之前,要弄出五万识字过千的男女,发往辽东去开发。

而大明哪边的读书人最多?

江南!

江南那几个地方识字最多?

苏锡常、杭宁绍、以及江西!

丛兰也是老倌儿,知道怎么引导情绪最合适:“这一次,可得好好的监督才行,不然江南天下文枢之地,只怕会遭到严重破坏。”

南京官员们却表情不一。

南边籍贯的官员心忧,北边或者西南的官员则是思索。

江南若是遭逢大难,对他们有利还是有弊?

“江彬确实是为了宁王案来,但也不必太过担心他会乱来。若是乱来,北京的内阁自然会参他。若是不参,可以用《大诰》请陛下处决江彬。最近一段时间,陛下几次欲恢复太祖的《大诰》,若是陛下真的铁了心要恢复,江彬一死,也断了陛下的爪牙,诸君也能稍稍心安。”

毛纪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