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王艮与王守仁论天下四民

朱厚照自然也是能看出来。

但看出来了又怎么样?

朱厚照,他首先是个皇帝!其次是个皇帝!最后还是个皇帝!

屁股决定脑袋,他也逃不过去。

但相较于现在理学而言,朱厚照、王守仁这一套学问,已经有很多内容偏向于民,是真的偏向社会底层了。

否则王艮也不会跟着王守仁学习。

但王艮认为还不够。

“唉,那你可愿为官?”

“不愿。”王艮摇摇头,“今上或许有雄心,但他的雄心,对于百姓而言并非好事。历朝历代,雄君治下,岂有安康之家?”

王守仁不再多言。

自己这个徒弟虽然让他头疼,但做学问是把好手,或许跟他人生阅历有关。

而且他主张很好,鼓励百姓、读书人安身立本,不要觉得从商是贱业,就不去做。

首先要活着,其次要有尊严的活着。

因此在原本的历史线上,王艮的徒弟,很多底层人,泰州学派也因此大兴。

但现在,他的言论,太过逆天,或者说不合时宜。

“既然如此,你也多从各派之间,提取精华。陛下常言道:今之学,名号为儒。实则儒皮法骨、老庄筋肉,百家血脉,阴阳相济于一身、佛道通贯于一精、百家要义于一气。

凡华夏百代,古今之言,皆在其中。

但因形势变易、时局不同,故须一派为统,以安民心。然则今日理学僵化,不合时宜,当从百家再选一派,重新定鼎,再开百年之华彩。

是以学问,当合生产力。”

王守仁与众弟子说道:“四民疏有言,生产力为一切之基,为天理。过则人欲,瘠则国蠹。但生产力为天理,如何格物致知?当以朝廷选士为天下格物致知。

然人有私心,是以出贤者为士。

但人非完人,贤者亦不可不束。

是故万民,以法为绳,道德自律,再为宰相,分天下万国物产,用以定民本业,上下一心,志大同而奔小康。”

王守仁看着思索的众人,再看一眼王艮说:“你也好好思索,群龙无首,真的能天下大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