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无法拒绝一千领布面甲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引导满速儿南下,在黑山口给他们一击。”

思洵没有犹豫,带着一千轻骑直接扑了上去,然后派人通知后方的巫协准备。

思洵一路奔驰到了红柳河。

红柳河畔,思洵的兵马一出现,立刻对已经抵达此处的斥候进行围剿。

“该死!怎么会有明人的骑兵?”

“快看他们的全部都是布面甲!”

“什么!布面甲?”

满速儿的斥候们惊呼,赶紧带着人就跑。

没有一丝丝犹豫。

布面甲起源于元朝。

是明军中后期的主流装备,造价相对低廉。

当然布面甲也就是绵甲,它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用来糊弄巡抚调查,毕竟甲片都藏在棉布内,总会锈蚀,那么锈蚀就需要打磨更换。

军户体系之下,往往军户都负担不起这种更换规模,而选择抛弃甲片,减轻重量,然后在外边装样子多钉铆钉来伪装,防御力下降得有多快,可想而知。

所以到了戚继光剿倭寇的时代,一件布面甲重五斤、十斤的言论就出来了。

这玩意儿打湿了以后能防火铳破甲,但防不了刀剑加身。

唯一的好处就是适合北方的冬天使用。

清代的八旗甲胄,也是依托布面甲改造出来的。

所以有些时候看电视剧,看到明代青布面甲,不要以为他们是绿旗兵,实际上布面甲是满清八旗甲胄的祖宗。

所以明清世系的传递,虽然满清运气不错,但也算是承上启下。

不过,布面甲对于穷苦的吐鲁番牧民来说,已经是很恐怖的装备了。

更何况思洵领着的,是一千多人全员着甲!

所以他们斥候被一路追杀逃跑,满速儿得知了明军一千人就敢追杀他们的消息,显然一愣,接着再问:“可看了来人的旗号?”

“甘肃都指挥使佥事 思。”

“思?这个是什么姓氏?”

“不晓得,或许是畏兀儿人的死姓?”

“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