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历史上对于军户的改革,嘉靖、隆庆都不敢动手,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勋贵的支持,更不敢随便搅乱地方实际控制的军户。而且,这个时候的大明军队,已经完成家丁化,每个将官的亲军家丁,战斗力都不是盖的。
于是,改革之后的大明朝,真正战斗力,只能通过募兵的方式,来保证战斗力。
但对于朱厚照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而且他身边有一堆的义子,这群人其实已经是脱离了原生阶层,成为皇帝左右的新贵。
朱厚照现在要满足的是这一批人的利益,这样他的左右就能拥有一批更强的勋贵阶层。
小主,
不过为了防止故事重演,朱厚照决定采用征募一体化的制度进行改革。
乡镇户只是过渡,乡镇体系,更多是用来挤压士绅地主们的权责,尽可能收回地方控制权利。
当然之后若是改革,必然是将士绅体系,纳入乡镇体系,给他们一些个议员的身份,参与地方上的治理。
但对于军队的控制权,朱厚照会严格控制各方参与的通道,尽可能将底层人的升迁通道,变成军事升迁,然后允许军队军官转业从政,但不允许读书人在科举当官之后,转业从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活力。
所以朱厚照盘算着进行乡镇民兵义务制,将乡镇所有人进行民兵化,利用宣传的手段控制底层。
然后镇国府征兵,只从地方乡镇中选拔尖子,再给高工资,修改军队待遇、给军人社会地位、并且逐渐将卫所制度废掉。
只是这个修改,要花很多很多钱,但大明庞大的体量,完全可以支撑得起五十万常备兵的工资。
尤其是朱厚照已经成功完成了江南宝钞的替换,现在的金券,就是朱厚照收割江南财富,填补北境缺口的手段。
有了金券,就意味着可以将资产进行金融化。
而金融化,就等于有钱。
虚拟的钱,需要有一个蓄水池,朱厚照已经在做准备了。
只不过水池搭建好之前,要先处理一下危机。
徐阶看皇帝在沉思,也没打扰,只是站在边上伺候。
直到有人冲上来,小心跑到朱厚照身边报道:“陛下,大事不妙!大同镇内有白莲教起义,大同左卫、右卫闹饷兵变,督抚大同的巡抚张文锦,在左卫调兵的时候被袭,身受重伤逃入代王府内固守。”
徐阶听得一愣,朱厚照则回过神来,怒道:“山西里的都是混账!这个节骨眼!居然闹饷!不知道白莲教造反,首先要害的就是他们的家人吗?”
“罢了,召集群臣!”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