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湛元明 王守仁(下)

赵宋取而代之之后,儒家势力全面抬头。

经历了一百五十年的激烈角逐,心学失败,理学定鼎。

历史上一直到清代,乃至现代,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都是理学的天下。

然而朱厚照的出现,阻挠了这个进程。

王氏心学在朱厚照有意无意的支持之下,已经开始成为大明朝如今的学问顶流。

王守仁与杨一清他们这些理学大臣达成了协议,坚决反对朱厚照的法家道统替换儒家道统的想法,进而融合诸家思维,想要开启新的世代。

当然更重要的是,王守仁对于泰西了解越多,越发感觉朱厚照整顿儒家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反对儒教的诞生,而是反对儒教进入玄谈化。

朱厚照要将儒教改造成一个“以人为本”的宗教。

朱厚照在谋算未来。

儒教必须呈现出一个不歧视“奇技淫巧”,不歧视“农工商者”,追求实干兴邦,文武兼备的兴盛感觉。

也就是所谓的古仁人之风。

而这个,将会无限加大传教的难度,因为儒家在董仲舒之后,就是设计出来统合举国各地知识分子思潮的。

目的在于维稳,这就是一神教的优势。

并且,王守仁可是亲自与朱厚照讨论过邪教传播为什么那么快。

核心一点在于。

进入门槛低,获得回报看起来大。

只要你信,你就永生不死,就能升官发财等等。

可是儒家如果变成儒教,需要古仁人一样的艰难才能成为真正儒者,那么理学前车之鉴,就是王氏心学的未来。

理学追求存天理,灭人欲,不也在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之下,陷入了绝境?

所以,王守仁放弃“仁”的高度,转为“人”的目标。

以人为本和以仁为本,一字之差,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天壤之别。

“西方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本陛下称呼为文艺复兴。但其实所谓的文艺复兴,只是拿着天方人翻译并加工的东方各族文集作为基底,进行的一场激烈的宗教冲突。”

王守仁如是道:“他们核心叫做解放天性,这一点不适合我朝。因为我朝以宗为主,宗族才是核心。”

“你是说……”湛若水眼瞳一缩。

“没错,所以我们得修改,以家庭为主。小家为主,尽可能弱化宗族,但这个需要一个根基。那就是小家庭拥有抵抗风险的能力。而想要获得这个能力,就必须提振生产力。”

王守仁说着,眼中流光溢彩:“陛下已经在做了,王艮被陛下看中,原来如此……陛下看中的不是王艮的明哲保身。而是安身立本之业,不必拘泥世俗目光。

做工能活就去做,行商能活就去做,首在活下来,其次立本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