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江南士绅们,注定不可能影响朝廷的决策。
除非,杨廷和他们全面叛变。
但可惜的是,杨廷和他们只剩下八年执政。
若是为了皇位内斗,他们必定想办法扩张自己的权力,用来弥补之前朱厚照给他们造成的损失。
这样杨廷和一定会支持坐镇中枢的兴王。
或者迎接朱厚照选中的继承人。
为此,不管选择哪一方面,杨廷和必定进行维稳和对控制军队的将军们妥协。
而现在最强的军队是镇国府军队。
他们的利益全在北方。
那么这一届注定只能按着朱厚照的意思走。
“陛下圣明。”
权力框架卡死,无人能逃。
尤其是利益位于北疆的朝臣勋贵们。
他们岂能坐视现在投下去的钱打水漂?
“好。那么接下来兴王你负责理政。”朱厚照拍了拍朱厚熜肩膀,“小事看着处理,大事无法决断就发来承德,也不用太过幸苦,看着点自己的身体。”
“谢皇兄。”朱厚熜躬身。
只是躬身时,眼中全是惊涛骇浪。
皇帝,已经钳制好了所有退路。
就算他登基即位,也必须按照朱厚照意思为大明保驾护航。
朱厚照今日与他们讲他对于国家运转的观念和办法,就是在告诉他们,他是对的。
你逆了朱厚照现在塑造的势运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没人逃得了。
除非士绅、勋贵、将军们忍得了自己的钱打水漂,将关外彻底放弃,集体回流关内,否则就只能一直乖乖按照他既定的方略,直到大明扩张进入桎梏,才能停下来寻找新的目标。
朱厚照颔首之后离开了。
衡王、秦王、蜀王跟着朱厚照离开。
兴王位于内阁众人面前起身,看着主位沉着对伺候的张德说:“侧位立一张桌案,本王之后好办公。”
“是。”张德笑吟吟的躬身。
不上主位,居于侧位,可见兴王也是聪明人。
那个位置,只有九五至尊才能坐。
兴王也不会犯傻,谋不属于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