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道德予己,仁德予他

软硬件结合,后代几个皇帝修修补补,不断更新,最终定下了整个天下的框架。

朱厚照写编年史,以华夏族人自居为豪,推崇每一个朝代,要求客观看待每个朝代的得失,同时用自己后世的思维,替换了底层儒家的部分思维,算是融入其中。

……

当然朱厚照写这种文,自然会有人捧哏。

不过写的最好的还是逸史氏的文章。

“不偏不倚,中庸之道。”

看着报纸,杨廷和笑着对杨慎说:“你这篇点评,写的不错。”

杨慎持着高邮咸鸭蛋掰开,流出金黄蛋油滴在白粥上,芬芳让他陶醉的说:“陛下的道统,已经臻至化境。天下有识之士也都清楚,陛下的道,才是未来的路。中庸之道,并非只顾道德,而忽视仁德。

道德和仁德,侧重是不一样的。

道德底线为法,仁德底线为义。

道德予己,仁德予他。”

杨廷和深深看了一眼杨慎说:“你也被陛下彻底影响了呢!”

“孩儿只是以为,陛下的道统才是正确的。只是陛下主张民殷国富,道德自然来。

但孩儿以为,民殷国富还不够,还需要量力而行,以及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

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在陛下笔下是过犹不及。

但在孩儿看来,陛下施政于苍生,使之富裕是道德,但陛下很多时候行事武断,十分暴戾,便是陛下不修仁德所至。哪怕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但凡是杀戮,当有道,有法,一切正大光明。”

杨慎掰完了咸鸭蛋,然后开始搅拌白粥,接着吃了起来。

杨廷和折了报纸,放在一边,点了点头:“所以陛下在做准备,今年《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等法典都会刊行。

准备了五年,一切俨然就绪。

君主的道德,只能约束自己,但该以法定罪的,仁德干预不了。

道德,便是法,对吧?”

杨慎闻言沉默了一下后放下勺子,吞下嘴中白粥,擦了擦嘴,淡然说:“公天下者,法为(四声)道德。

仁德予他,只能指《民法》之中的案例,但非强制,子曰: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触犯《民法》,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愿意谅解,便是仁德,不愿谅解也无所谓,毕竟以直报怨也是圣人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