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须砥砺前行,上至皇帝,下至臣属,勿要贪图享乐,大争之世,当争九洲,定统五洋。
是以,大明先富,再助藩国富庶,内外一统,共造大同。
时下,朕为百姓活着而努力。
百望朕仙逝之日,可致百姓温饱。
后世子孙,百年之内,当令百姓小康。
五百年内,天下大同!
民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内外臣民,不论贵贱;皆华夏民也。
既为国家一员,皇帝当与民同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绝非空话,富国民主、文明和谐便是训令。
官员当谦卑待民,爱之如子,不可以州牧自居,须知父慈方有子孝,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为训诫。
百姓当遵循道德,节俭勤劳,开化世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便是训导。
以上者,皆三民之条令概述。
生存为百姓天理。
是故,君王治国:民殷国富,道德便是天理,民穷国敝,道德便是人欲。
上下须知天理与人欲,一线而已。
是以,大明当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钱能通其能,缔造真正盛世。
而非,百一之人称道盛世。
朕欲为天下人之君长,后世子孙,亦要向朕看齐,勿令太祖希冀二十世而成笑柄。
钦此。
宪法的每一道律,都会用钦此作为结尾。
而每一个钦此,都让杨一清沉默。
他知道,皇帝图谋广大。
但大到让他只觉得似在仰观宇宙之大。
“这是理想。不想逐利而现实的陛下,居然会有这么理想的一面。看来,陛下是真的奔着大儒圣君的名号去的。儒门有陛下这一号人物,也不知是好是坏。”
杨一清感慨之后,如实按照《宪法大纲》进行润色,并且所有语句词义,全部白话,不给人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他很清楚,这是理想。
既然是理想,那就要尊重。
因为不将理想拿出来,天下会乱。
朱厚照改变了很多国家的基本盘,亟需一套完整的律令来契合国家的新时代——天下中央封建时代!
将钦此于,公元五千年,九月廿六日,万寿圣节。